移至主內容

審計新村荒廢多年 活化保存已起步

2018/06/12 11:36
4,0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以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洪柔歆
      原始報導連結:

      小蝸牛市集 老村翻新的活化劑

      0604 公視中晝新聞

      內文

      每個月第三個週末,審計新村因為小蝸牛市集吸引了人潮,都會比平常熱鬧許多。小蝸牛市集試圖打破農業市集與文創市集的界限,在市集上有多元的店家。除了傳遞有機小農生活美學,市集上也有文創類型的攤位,呼應創意設計分享生活的概念。

       

      「文創類型攤販」

      「創作這一個的意象,會採取就是那時候就是在台灣的海域周邊有產烏魚。」

       

      小蝸牛市集原先是活化審計新村的計畫,審計新村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曾荒廢多年變成治安死角。

      「市集負責人呂紹妤」

      「我來的時候是二〇一三年,那個時候巷弄都沒有開放,它就是圍滿了鐵皮連這區都進不來。然後就是很陰暗,就是一個你平常晚上自己走會害怕的地方。你會在這裡遇到很多為了堅持自己的理念,或是有一套想法的人,很專心的在自己的領域上面。」

       

      小蝸牛市集的出現為審計新村帶來生機與商機,用健康的有機農產品和有質感的文創設計,成為老村翻新的活化劑。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