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灶溪,你回不去了嗎?
注入卯澳灣的三條小溪之一,出海口兩兩相鄰60m。頁岩與厚砂岩交錯,但此溪在聚落段已成三面光的溝槽,且在公路下方段有密集的工程構造物形成落差。濱海公路以上無治理,但原本集水區小、且水源可能有被接走,呈森林濕地時間似乎很長,因此幾乎無魚。
【主要議題】
1. 早年已將河槽治理很不自然。多處固床工變成懸空於溪流的水泥框格,底部水泥鋪面的損壞也造成懸空,使得魚上溯的可能幾乎無望。
2. 來自濱海公路及家戶的潛在污染。
3. 生活及養殖廢棄物多。
4. 非旱季仍為一種濕地型態,仍有森林濕地物種利用,現況下還是應維護。
20180325 豬灶溪
『巡溪日開張了!3/24(六)卯澳坑內溪、豬灶溪。
去年十月在美麗的坑內溪,創下巡溪最少魚且體型偏小的記錄,口訪後研判可能外來毒魚蝦者。因此開春雨季,我們再去觀察一次,同時也比較隔壁一條較人工化的豬灶溪。
早上九點三十分我們在卯澳利洋宮前集合,希望多回饋地方因此建議就在卯澳小站用中餐,但一定會拖過中午,還是請大家帶點行動糧以免挨餓;春天天氣多變,也請斟酌帶乾暖衣物。另外,這個漁村也推動栽培漁業結合社區發展,是最近被看好發展的「里海社區」,推薦大家留點時間下午在附近悠閒晃晃。
也看看以前的故事:〈食蟹獴,回家了!〉 〈鯨奇三貂灣〉 』
【巡溪日期】:20180325上午,天氣陰
【區段】:卯澳小站~過台二線公路上溯至無水處
【人員】共19人:銘泰、政霖、韻如、紋翠、恩豪、子菁(記錄)2人、國芳2人、佩瑜2人、明宗、信甫4人、月鶴3人。(備有水下相機3台)
【巡溪見聞】
卯澳,是三貂角西北側的一個海灣漁村。村內有三條獨立的小溪西往東貫穿村莊後流入海灣。今天首先探訪的是位於村子中間的豬灶溪,接著是南邊的坑內溪。
從村子走入豬灶溪,溪岸兩側為筆直高聳的水泥護岸,護岸下長了幾叢已經很少見的三白草。繼續往上走,然雖是水泥化嚴重的溪溝,但芒草叢生,倒也增添了些野趣,不會讓人感到煩躁。
水泥護岸外頭是住家,偶爾傳來淡淡的雞屎味,想必有人養雞,看倒也清澈的溪水,欣慰家庭廢水看似不嚴重。只是河床一團網線纏繞著一隻剛死去的樹鵲,溪床還是習慣被當作棄置場使用。但當一群人走進溪中,住戶探頭關切,主動表示封溪護魚中~這是件好事。
掛網而亡的樹鵲,身體還未僵硬。可能剛死不久。
這是一條中段一直爬固床工的小溪。就之前其他溪流的觀察來看,這些我們爬上去都有些吃力的水泥結構,是無法阻擋洄游型魚蝦蟹的上溯任務。可是,我們一直看不到我們期待的洄游成員——那些鰕虎、蝦蟹。
溪雖小,但碰上固床工也得費些功夫才過得去。
這段溪床上大大小小石頭都有,兩岸的植物也長進來,奇怪的就是只有馬口魚以及石蜑螺,還有2隻小毛蟹。但印象中夏季會整條乾涸水量不足,最下游三面光中間又有這些障礙,可能是原因。
「固床工」原本是為了減緩溪流下切嚴重.但這早年工法與護岸相連,溪水在落差下更直接掏刷溪床,溪床變更深了水泥固床工卻懸空在那,成為魚蝦難以上下移動的障礙。
走約200公尺左右,濱海公路橫跨其上。公路下方的箱涵前側,一大片水泥覆蓋於溪上,溪水從箱涵流出後墜入水泥塊下側已遭掏空的縫隙,成為伏流,成為溪流生物難以跨越的橫溝。穿出方方正正的水泥箱涵後,小溪不再有水泥護岸,視野不再因此受限,兩側樹木扶疏,藤蔓垂掛其上,略帶潮溼的空氣,讓人恍若進入雨林。鍾老師眼尖發現溪邊一株頗粗的臭娘子,這可是貢寮濱海傳統海女潛水鏡的原料。
穿過濱海公路箱涵而出,見到的景色截然不同。
但溪水越來越淺,也沒有魚。最後溪床變成沼澤,研判是上游居民已經把水接走。但這裡卻發現了柱鋏晏蜓的水蠆,看來斷水成伏流的溪,在這裡變成森林濕地的角色。而這段走不到一個小時的巡溪之旅就此劃下了句點,創下和禾巡溪以來最短時間、最短溪流的紀錄。
發現柱鋏晏蜓水蠆,牠們產卵於溪旁之青苔或潮濕土中。
『看到被水帶來的三白草叢、可能居民順手棄置長成的豆瓣菜叢、自然拓展的芒草,都為三面光創造了「不光的生機」,或許水泥鋪面還是有機會恢復一點點生態。但早年工法固床工與護岸相連接,在溪流持續下切後變成懸空於溪床的水泥框格,使得魚從流心上溯的可能幾乎無望,需要能夠躍岩的高手才過得了這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