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史上第一次!氣候變遷嫌犯上法庭 但說罪魁禍首另有他人

2018/04/30 16:40
2,74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全球第一遭將氣候變遷搬上法庭辯論,因為舊金山市控告石油公司是溫室效應的元兇。雪佛龍首度公開承認溫室效應的存在,但卻說罪魁禍首不是自己而另有他人。那會是誰呢?

 
文/CSR@天下/顏和正
 

 當台灣為了深澳燃煤電廠吵翻天之際,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最近也為了碳排放這件事鬧上法庭,在加州法院進行了一場全球史無前例的「氣候變遷」法庭攻防戰。  

      加州的舊金山、奧克蘭等城市,指控石油公司應該為氣候暖化造成的危害負責,因此將雪佛龍(Chevron)、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殼牌(Shell)與英國石油(BP)等大咖告上法庭。加州法官亞爾士普(William Alsup)上週特地召開了一場「教學庭」,請兩造各自說明溫室效應與石油公司之間的關係。「好讓知識不足的法官能夠學點科學,聽聽科學會有幫助的,」帶著有太陽系圖樣、象徵「科學」的領帶的法官如是說。

石油公司刻意隱瞞,誤導大眾?
 

 加州城市向來被視為是積極倡議氣候變遷議題的先鋒,他們派出多位科學家說明石油公司的營運,長期以來導致了海平面上升,造成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損害,包括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內。然而,這些公司很久之前就知道這樣的環境影響,但卻隱匿不報,而且透過有組織的宣傳欺瞞消費者大量石油生產可能導致的危害,因此應該負起責任。  

        去年,哈佛大學一項研究就指出,艾克森美孚在過去40年公開質疑氣候變遷的危險,即便公司內部的科學家都承認這個威脅會愈來愈嚴重。「我們的結論是,艾克森美孚誤導了大眾,」該份研究指出。  

       被告只有雪佛龍派代表出席,而且不是由科學家上場,反而是由律師布楚斯(Theodore Boutrous Jr.)上陣。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向來對全球暖化議題輕描淡寫帶過、甚或避而不談的石油公司,這次公開承認這個現象的確存在。不過,儘管如此,雪佛龍卻主張他們並非罪魁禍首。

挖石油的人還是用石油的人要負責?
 

 布楚斯援引聯合國附屬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報告,上面指出氣候變遷「主要是由經濟與人口成長所造成」。雪佛龍提出美國與中國自1970年代以來的碳排放量比較圖,指出美國的碳排成長遠比中國低很多,意味著因為中國人口成長,「耗碳」經濟成長更厲害,因此導致碳排大量增加。也就是說,對能源需求的增加才是元兇,不是提供石油的公司。

    「IPCC的報告並未說生產與挖掘石油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是人類生活的方式,」布楚斯如此主張。換句話說,雪佛龍的攻防策略是,一方面承認氣候變遷的存在,但說罪魁禍首不是挖石油的人,而是「用石油」的人,也就是所有人類。  

        對於其他沒有出席的石油公司,法官也下了通牒,要求他們必須說明是否同意雪佛龍的看法,「你們無法只是沈默地坐在那邊迴避這個問題。」

 
法律可以解決科學問題?
 

  這場長達五小時的「科學教育」,因為是首度用法律來處理氣候變遷這個科學問題,吸引媒體的注意力,甚至被拿來跟1925年美國轟動一時的「猴子審判」案相比。當年,田納西州通過反演化論的法令,但一位生物老師仍舊在課堂上講授演化論而遭到起訴,「人類是否是從猿猴演化而來」的科學問題,因此搬上法庭辯論。

      不過,法官亞爾斯普卻不這麼認為。他本身就是一位有點另類的法官,曾為了審理一件矽谷智慧財產權案件而去學習編碼程式語言,因此聲名大噪。他敦促擠爆全場的媒體不要將這個事情「無限度放大」,「如果你覺得無聊,你可以離開。」 

要怪的到底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
 

       雖然只是「教學庭」,但是這場法庭前哨戰已經成為一個指標,因為未來可能會有愈來愈多將氣候變遷訴諸法律的案子。    

        除了加州,紐約市也在年初宣布將考慮控告全球前五大石油公司,因為他們的營運導致氣候異常,讓市民遭受嚴重的生命財產威脅。2012年的珊迪颶風,讓紐約市蒙受的損失估計高達710億美元,去年一份研究也預估紐約市在2030到2045年之間,每五年就可能會遇上一次災難性的洪水。他們控告石油公司的理由跟舊金山一樣:這些人早就知道問題,但卻保持沈默,而且並未採取任何行動加以預防。  

      故不論石油公司的立論,是否能夠獲得法院認可,不可否認的是,其說法確實有值得人們深思之處。人們一再指控石油公司,卻不試圖改變生活習慣來減少石油的使用量,例如多利用大眾運輸、減少塑膠的使用(塑膠也是由石油提煉而來)等等,即便石油公司被判有罪得繳納大筆罰金,那也只是事後補救而已,依舊無法改善氣候變遷的狀況。  

       因此,到底是需求創造市場,還是生產創造需求?要怪的到底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呢?這似乎是個在法庭上也難以判定的問題。

(轉載自CSR@天下網站

 

【作者簡介】「CSR@天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延伸閱讀】

 

英國氣候變遷代表:台灣減碳商機,比高科技產業還要大

台灣為何陷入缺電風險?3個不願面對的真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