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顏明儀、徐薰懋/臺北市報導】年輕人握著老人滿布歲月痕跡的手耐心的操作滑鼠,這固然是弱勢環境發展緩慢,跟不上科技時代的快速變遷,想要弭平數位落差過程中一個溫暖畫面,但是,數位技術的應用能真正替這些較為弱勢的族群,例如小孩、老人、外配等,帶來什麼改變和幫助,才是「胖卡」真正想傳遞的核心理念。
因應時空環境 胖卡計畫孕育而生
二○○八年,台灣3G網路環境逐漸穩定,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漸漸普及,政府也開始推行全民上網計畫,然而,幾位活躍數位網路圈中的大男生,卻在大環境中看見更多革新的可能性。因此,這群原本各自有正職工作的大男生們,買了一輛俗稱「胖卡」的二手麵包車,決定展開巡迴全台偏鄉弱勢的數位計畫,希望弭平數位世界中的城鄉差距,「胖卡──數位落差行動車計畫」因此孕育而生。
右邊的是計畫最初的二手小胖卡,左邊的則是目前所使用的行動車,車的外觀不同,但不變的是車上乘載著一樣的使命。圖片提供/胖卡
這幾位胖卡計畫的創辦人將這台擠著滿滿數位設備的胖卡開進各地偏鄉社區或弱勢團體,計畫之初三、四個月的時間,他們已經單點式的巡迴了台灣一圈,在社區中教授基本的數位知識課程和電子設備操作。然而,計畫並沒有就此結束,他們發現三、四個月太短暫,能夠改變的事情實在有限,因此從投入少量的資源開始,滾動式的慢慢推進整個計畫運行成長。胖卡團隊開始長時間在社區蹲點,少至幾個月,多至一年,希望能真正地促成一些改變。
他們在第一線的環境中看見了更具體的問題,胖卡創辦人之一的Gimi說:「在有了最前線的經驗後,我們知道了比起廣泛的政策,長期蹲點的方法更為細膩,對當地更有幫助,我們透過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件事情值得做。」
在消弭數位落差背後 更重要的事
胖卡計畫的核心概念是消弭數位落差,然而,數位落差的意涵絕對不只是那些諸如有沒有用過電腦、家裡有沒有頻寬網路這類調查得來的數字,「如果改善數位落差只是操作那些粗淺硬指標,讓數字達到目標,那實質的數位意涵就沒有更進一步的意義了。」Gimi表示。
胖卡團隊到偏鄉的非營利組織耐心教導他們將數位技術應用在改善實質問題。圖片提供/胖卡
民眾對胖卡計畫弭平數位落差計畫的認知可能是像「教老人家開機、握滑鼠」等基礎的數位操作,這些固然是最基本的第一步,但卻無法解決任何實質問題。舉例來說,有些社區收到企業的捐助,建立起一間電腦使用空間,但是卻沒有任何的後續規劃安排或課程,那這個空間就只會淪為孩子們的網咖。
胖卡認為真正重要的是「當地需要什麼,而數位可以幫上什麼忙」,這才是在消弭數位落差背後,更重要的事情。Gimi說:「應該把數位當作一個載體一個管道,用數位來解決問題讓事情變得更容易,它是更便利解決問題的過程, 不是結果。」
應用數位專業 解決實質的問題
「進場的時候就要想好怎麼退場。」Gimi堅定地說。胖卡團隊在進駐一個組織或社區之前,總是會花很長的時間和對方溝通、評估、訪視、規劃課程,從溝通和觀察中找問題點,結構性的評估數位能幫助他們解決什麼困境,因為Gimi認為最重要的是當他們退場後,在當地真正留下了什麼,而不是當課程結束,就一哄而散了,「不管待多久,最後我離開的時候留下來的東西才是真的」。
位於台中市的甘霖慈善事業基金會,推行老人差異化送餐服務,一天有多達八百個便當要送,然而每個人的餐食都有各自要求,有人初一十五吃素、有人飯要軟一點、有人患痛風高血壓,對某些食物忌口。從夾菜、送餐到紀錄,基金會卻都因為缺乏系統化數位建檔,而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勞力和時間來處理這些繁瑣的流程。
胖卡團隊看見了這個問題,決定將E化建檔的概念帶給甘霖慈善事業基金會,教導他們如何應用數位工具解決麻煩。在胖卡團隊的幫助下,他們建立起一套龐大的EXCEL表單,系統化整理並輸入資料,運用系統幫他們快速算出每個老人的補助身分和補助額,替他們省下大量冗贅而不必要的繁複流程。像這樣透過數位帶來的實質改變,正是胖卡團隊真正追求的。
數位資訊時代下胖卡乘載的使命
Gimi笑著說:「我們就像是資訊顧問的角色吧。」胖卡的專業並不僅止於技術操作層面,而是將技術當成途徑,解決真正想解決的問題。他們以弭平數位落差為出發點,幫助受助單位梳理並找到問題,在Web2.0的時代,胖卡希望傳遞的是「數位發展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實質改變」。
跟著時代的前進,當手機與平板的使用情境多於電腦,胖卡也與時俱進的推出更多行動載具的數位課程,就是希望能夠倡議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的數位應用。胖卡立志替時代「完成數位落差的最後一哩路」,將技術和概念載進社會上更多被忽略的角落。胖卡是一台行動車,它終究會離開,開往下一個地方,因此在離開時幫他們留下的實質改變,正是胖卡這台小車,承載的最大使命。
胖卡計畫的創辦人之一Gimi談起他們的理念,滔滔不絕的越講越激動。 攝影/徐薰懋
採訪側記
這真的是一場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訪談,一個多小時的訪問過程中,受訪者Gimi滔滔不絕的越講越起勁,縱使我們在先前已經查了不少相關的資料,但當面聽他談起字字都是精華的理念和想法,真的就好像是被喚起了什麼一樣,一刻都無法分神,我想這正是一個執行成功的計畫和切實的理念帶給人的感動吧。當整場訪談結束,雖然全神貫注的思考那些概念耗盡力氣精神,但真的像是結束了一場能量滿滿的知識饗宴。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