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巷弄裡的喵聲 大學里友貓

2018/03/31 08:00
3,672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陳思錡、王傳豪/台北市報導】漫步於巷弄,眼角餘光掃到影子掠過,圍牆上,一隻橘色小貓正低頭吃著飼料,這裡是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大學里。

二〇一五年,一名台大學生於大學里內虐殺街貓,就是當時造成轟動的「大橘子事件」。事件發生過後,大學里宣示「友善街貓」,致力於解決流浪貓造成的環境影響,除了設置貓屋與舉辦活動外,平時也有一群愛心媽媽,不畏風雨,默默為流浪動物付出,共同打造友善動物社區。

從「大橘子事件」到「大學里友貓」

二〇一五年,一起震驚社會的「大橘子事件」在大學里內發生,台大學生於大學里溫州街虐殺流浪貓,殘暴行為引起撻伐。然而,這隻虎斑黃貓「大橘子」離開後,民眾為了懷念這隻受人喜愛的大橘子,湧入大學里,在街角弔念大橘子。

當時,大學里里長吳沛璇為撫平愛貓人士傷痛,在街角設置靈堂,提供民眾至此追思,佈置了貓所喜愛的鈴鐺牆,供民眾寫祝福卡,即使距離大橘子事件已過幾年,鈴鐺牆仍在此紀念大橘子。

照片

大學里為了紀念大橘子,設置了鈴鐺牆,與貓的佈置。 攝影/王傳豪

事件過後,有些人質疑大學里對待街貓是否得當,面對外界的負面評論,吳沛璇用堅定的口吻說:「大學里友貓,友善街貓。」吳沛璇開始籌劃大學里友貓活動,也進而改善大學里環境。

當街貓成為問題

大學里座落於台灣大學旁,許多學生居住於此,人文薈萃,社區內因為綠美化工作,綠意盎然,因此引吸許多流浪動物來此生活,街貓對於居民來說,已是見怪不怪。

但是,流浪動物的出現,又是為什麼呢?每逢大學生畢業,社區流浪貓中出現許多「新面孔」,原先在家裡疼愛的寵物貓,隨著畢業潮,成了流落街頭的街貓,吳沛璇說:「一時喜歡與負責持續認養,是兩回事。」大多數流浪貓未經過結紮,造成大量繁殖,街貓因此在大學里內流竄,流浪動物在社區內隨意大小便,也使味道惡臭。

居住於大學里二十多年的周意,回想起剛搬到大學里,仍印象深刻,街貓半夜打架,叫聲四起,甚至有居民開窗大罵,影響了生活,也造成居民反感,居民對此頗為無奈卻又無從解決。

社區內的愛貓人士,時常在路邊餵養這些流浪貓,自掏腰包購買飼料。然而當街貓沒有食用完畢,遺留的飼料引來老鼠和蟑螂,反倒衍生出環境問題。對愛貓人士來說,貓咪是可愛的小動物,但對於居民來說,街貓是造成環境髒亂的原因。許多居民向吳沛璇反映,被放置在路邊、車子下的飼料,因為街貓沒有食用完畢,飼料散落,造成環境髒亂,加上街貓在路上隨意大小便,排泄物惡臭也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照片

大學里常見到許多街貓出現在各角落,成為社區風景之一。 攝影/王傳豪

定點餵養解決環境問題

周意說:「看過為了愛貓問題,有時居民當街打起來,甚至請來警局協調。」面對大學里兩群不同意見的住民,對於街貓的不同看法引起衝突,好幾次都連絡警局與里長協調。吳沛璇除了協助從中溝通之外,也開始在社區內推行「乾淨餵養」。

大學里內設有兩處的餵食小站,分別位於大學里里長辦公處前,以及溫州街四十八巷內,放置了乾淨的飲水以及飼料,提供街貓能夠在此飲食,餵食小站的飼料是由合作廠商提供,大學里也與祐仁動物醫院合作,照顧街貓的健康。

照片

里長吳沛璇設置餵食小站,讓街貓來此吃飯。 攝影/王傳豪

此外,社區內還有一群愛心媽媽,透過定點餵養方式來餵食街貓,大學里愛心媽媽王嫻如說:「需要每天每天在馬路上照顧,愛心媽媽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論天氣如何,也不論過年或週末,王嫻如與社區的愛心媽媽們,每天穿梭於巷弄中,沿路放置飼料,餵食大學里內的街貓,也一併協助清理街貓造成的環境髒亂。

王嫻如自掏腰包照顧社區街貓,光是飼料費用,平均每日花費高達一千元,而繞完一圈大學里,一日得花上兩至三小時。王嫻如不計時間與金錢,憑著對貓的憐憫與愛惜,日日照顧著這些街貓,她認為貓有固定的居住地,必須靠著定點餵養方式,才能有效率的餵食街貓。

「我沒有說我們應該要被感謝,我們也很樂意去做。」王嫻如語帶無奈的說。她認為餵養的愛心媽媽在社會上被「污名化」,大多數民眾不了解他們的實質工作,時常被誤會、指責,以至於許多愛心媽媽不願且不敢出面。

流浪動物結紮對社區的改變

王嫻如認為,街貓問題不僅僅是透過結紮解決,包含了捕捉與後續醫療照顧,都應審慎考慮。

吳沛璇認為:「政府要盡到責任,適當宣導什麼是TNR。」TNR政策是以人道方式,對流浪動物施以絕育手術,進而管理和減少流浪動物的繁殖數量,但大多數民眾對此仍是相當陌生。王嫻如透過長期的照顧,與街貓情培養情感。除了餵養街貓以外,也配合政府TNR政策,協助流浪貓進行結紮,從根本解決街貓數量問題。她認為即使是動物,也需要考慮牠的身心靈健康。近年來,環境快速且嚴重破壞,動物生存空間銳減,也成了流浪動物危機。

實質上,餵養人除了照顧了街貓的生活與安全,在協助結紮後,社區內街貓數量也明顯減少,同時結紮後的街貓,不會在半夜發情喊叫,也解決了部分居民反映的噪音問題。王嫻如認為流浪動物是社會的責任,應該大家一同想辦法解決,試著去體諒與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 從根本解決流浪動物問題

「大學里友貓,絕對不是民眾,或是其他里不要的貓可以丟來這裡。」吳沛璇擔憂大家知道大學里友善街貓,就將貓遺棄來大學里,她認為既然愛貓,就必須擔起責任,更藉此宣導:「以認養代替購買,以節育代替撲殺。」。

許多居民認為流浪貓的問題應該從根本改變,王嫻如認為生命教育需落實之外,法律也應當更加嚴格,才能遏止寵物遭丟棄。此外,吳沛璇認為應當讓社會大眾瞭解,若是沒有善待動物,需要面臨什麼罰則,才能有效倡導尊重生命。

自從大橘子事件後,因為大學里後續的妥善處理,現在只要任何一隻街貓在大學里往生,動保處皆會來協助處理,甚至幫助街貓驗屍,透過政府與大學里的合作,正視流浪動物問題,打造友善街貓環境。

採訪側記: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想飼養寵物的念頭,我也不例外,但我們真的能為他們負起責任嗎?採訪時,愛心媽媽告訴我,每逢畢業潮,大學里內就會出現許多被丟棄的寵物,聽到這真的不禁感嘆,我們真的學會如何尊重生命了嗎?比起後續艱辛的街貓照顧,更該從根本改善,加強教育對於生命負責的那顆心。

延伸閱讀:

給浪貓一個家 打造貓咪避風港

從垂死病房到新家 「讀貓園」給浪貓重生希望

浪浪別哭中途咖啡廳 用愛終結流浪動物

《窩抱報》看見流浪動物的存在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