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其羽(荒野編輯小組成員)
1992年,溫蒂.包爾(Wendy Brawer)在紐約發願創立綠色生活地圖;1998年底,荒野保護協會和溫蒂.包爾小姐第一次碰面,啟發了我們對公民運動的一個失落的環節,從而組織義工成立綠色生活地圖小組;2005年,七年來不斷地在各個社區、學校推廣,吸引家庭親子共同參與,由11個社區自主創作了屬於他們的綠色生活地圖;從1992年至今,綠色生活地圖已逐漸成為全球環境教育的重要推動方式,而台灣第一張與國際接軌的「都會級」綠色生活地圖也在荒野義工的努力下誕生了。
但把視線從全球拉回台灣本土,這些年來,在一貫經濟至上政治掛帥的思考下,台灣自然環境的破壞卻更劇更烈;溼地的破壞尤然:從國寶級的雙連埤溼地被無情摧殘,海岸溼地屢遭不當工程開發、填平,台灣萍蓬草的原生故鄉──桃園客家埤塘處處危殆,一直到搶救五股溼地,除了溼地的保育工作還必須持續投入之外,最需要的其實是在地守護的力量!我們深深察覺,唯有在地人自主察覺棲地破壞的嚴重,以及認知自然環境的可貴,「荒野保護」才有真正落實的可能。
因此,也才有了《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台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野人出版)和《水水台灣──愛溼地的十個遊戲》(正中出版)這兩本書的誕生。這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義工們全心全意投入的結晶,也是社區、親子真正能共同參與和體認環境教育的入門書籍。
獲獎的肯定
最近這兩本書分別獲得了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十五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中「人文類」和「科學類」推介,《地圖有氧運動》更入圍2006年金鼎獎圖書類名單(兒童及少年圖書類出版獎:最佳人文類圖書獎)。它們的重要性在於:
一、綠色生活地圖讓關懷鄉土的愛與意識從一份地圖上傳播開來
「若只是散步觀察,就像拿著相機一樣,只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但為了繪製地圖,大家會拿著筆更細微地觀察,終年在同一條路上走,也能感覺到早晚、冬夏、甚至天氣乾燥和潮濕時的不同。」荒野理事長李偉文如是說。綠色生活地圖它強調社區共同參與,透過參與,了解的不再只侷限於地理方位、街道名或比例尺,它讓我們從人文、自然的角度思考在地;透過討論,讓我們凝聚社區意識,了解什麼才是我們必須珍惜、保護的資源,因此在社區營造上有了更良性的互動基礎。
二、從遊戲中學習和環境的互動與對話,體驗生命的豐富與樂趣
《水水台灣──愛溼地的十個遊戲》讓孩子們由團體遊戲中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而不只是從虛擬的網路對戰或卡漫;我們依存於大自然中,無法脫離大自然而生存,但在現代化的工商建設下,我們和大自然的互動鏈結卻逐漸斷裂。就連孕育豐富生命的溼地生態系都被認為是無用的爛泥巴,從上到下,無不汲汲於引進遊樂場、釣魚池、停車場、港埠等各種硬體設施予以取代;親水環境不再親水,孩子們看不見自然溼地,如何能珍惜溼地生命的多樣與珍貴?遊戲向來是孩童最喜歡的活動,藉由溼地生態遊戲,將自然保育的觀念融入孩子的生活當中,是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荒野炫蜂團團長林耀國認為:「雖說這是本遊戲書,但我覺得更像故事書,不僅方便教師或活動導引者參考引用外,也適合各種學齡孩童自行閱讀,尤其適時提供「知識隨身聽」的背景說明,更加深讀者對溼地生態的認識,可說是一本兼具感性與知性的好書。」
聆聽天籟,閱讀夢想
每一本好書除了背後有無數心力灌注,仍需要讀者成就。但大自然則不需要我們去成就什麼,她無時不滋養著我們,只待您有心去細細體會。讀者常有疑問:「什麼是荒野?」「你們要保護什麼?」李偉文這麼回答:「荒野只想要大家能在天籟之下起舞!」
展讀《地圖有氧運動》和《水水台灣》這兩本書,無非就是這麼一個美麗夢想的發願。
這兩本書各大書局皆有販售,如需訂購請洽行政部(02)2930-3193分機13曾小姐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69期)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