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自然從關懷人文開始
高雄炫蜂一團「2005紅毛港自然與人文關懷之旅」後記
文/鄭弘杰(荒野高雄炫蜂團導引員,自然名:巒大杉)
三百多年前的打狗港(今高雄港),內海風平浪靜,港闊水深,海岸線綿延天際,稱得上是一處得天獨厚的天然良港。有趣的是,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卻曾經住著一群碧眼紅髮的「紅毛番」;什麼是「紅毛番」?這可就說來話長了。
如紅毛城﹝今安平古堡﹞、紅毛樓﹝今赤崁樓﹞,紅毛土﹝水泥﹞、紅毛井、紅毛埤、紅毛港等,(有獎徵答)紅毛是指什麼?
紅毛不再的紅毛港
在台灣的發展史上,17世紀中期有一段「荷西時代」,那時西班牙人盤踞了臺灣北部的和平島、三貂角淡水一帶,而荷蘭人以臺灣南部為勢力範圍,後來荷蘭人又驅逐西班牙人,佔領全島。當時在臺灣各地,總是把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統稱為「紅毛」二字。
據紅毛港當地人傳說,明朝末年,現今的紅毛港一帶與大林埔及埔頭之間,有一道海港連接內海,而荷蘭人就是從這裡入港登陸,並在此定居。荷蘭人被鄭成功驅逐後,曾遣艦隊在此登陸,力圖反攻,收復台灣,未能成功。因此,日後即稱為紅毛港。
因紅毛港位於南台灣重要漁場之一,因此明朝中晚期,大陸漁民於冬季為了方便捕撈烏魚大量前來埔頭(今海澄里)、姓楊仔(今海昌里)、姓李仔(今海豐里)、姓洪仔(今海原里)及姓蘇仔(今海城里)等5個地區,搭建漁寮,從事捕漁工作,後來因環境較為適應,逐漸定居下來。此外,另有一些來自金門、廈門、烈嶼(小金門)、銅山等地的漁民定居在此,他們就是現在紅毛港居民的祖先。
除了漁港之外,紅毛港居民更善於傍海圍築魚塭,或稱魚堰,養殖區自鹽水港(今中鋼址)至海汕國小一帶,用以養殖紅蟳、大蝦、虱目魚等,自古即遠近馳名,可惜自民國56年開工,並實施民宅禁建,至民國64年第二港口開闢後,因海城里北部沉沒入海中,紅毛港變成東、北、西三面環海的小半島,而昔日到處林立的漁塭,被填成一座火力發電廠,而僅一水之隔便是中鋼、中船,接著便與著名的小港臨海工業區緊密相連,北側的高雄港區晝夜吞吐著各式大小船隻。
民國64年高雄港務局計劃:以紅毛港地區,擴建為大林港區第六貨櫃中心,用以興建十萬噸深水碼頭5座,乃自民國65年起,繼續實施禁建,並提出紅毛港居民遷村計劃,紅毛港將被改建成大型貨櫃貨輪專用碼頭。
漂泊之國
多年來,因遷村計劃未能有效執行,又受限於禁建規定,使得紅毛港深受重創。在既定計畫下,遷村勢在必行,有朝一日,紅毛港這個地名將在地圖上消失,但是,回顧過往歷史,紅毛港亦曾有過其輝煌的歲月,高雄人將永遠不會忘懷。
一位外地人深入了解紅毛港後,有感而發一篇議論「我們的島─漂泊之國」:「紅毛港地勢,西南有南星計劃倒垃圾,林園、大發、臨海三處工業污水處理場;西有台電儲煤場;北有煤炭卸煤船;東有世界出名拆船場;東南東方有中鋼;東南方有中船;南南東方有發電廠;正南方有中油煉油廠;海底有四條原油管及污水放流管,只欠核能廢料來到紅毛港,如此夭壽污染皆齊全,紅毛港人全死光,遷村大案最圓滿.,差點忘了,煤炭輸送帶在頭上……」
自94年10月份開始,高雄市政府採逐步補償、逐步拆除方式,達成以公權力強制遷村計畫。雖然,紅毛港居民為了合理遷居補償、為了傳統漁撈、養殖生計,仍有零星抗爭。但歷經40年滄桑,長期耗損意志與外界誤解異樣眼光的狀況下,終將難逃工業鐵蹄下的湮滅。
後記
近年來常常思索:當我們將「關懷自然」的意識「教」給孩子們,或傳遞給周圍的親朋好友,卻沒有同時針對社會人文結構深層的運作深入探討時,似乎反而在人際間不斷製造價值衝突。
如果在導引孩子時,我們有意無意間,規避、不碰觸這樣的價值衝突課題,那麼孩子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將很難建立愛護環境的堅定價值觀,容易形成消費自然、享受自然的世俗價值觀;當在遇到環境衝擊議題時,也許會更加退縮或不干己事。
所以,在探討環境教育面臨的「價值衝突」課題時,總認為:關懷自然環境,應先從關懷社會人文開始。紅毛港就在我們的週遭,就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一個被忽略的角落,幾十年來發生的事件,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談環境保護、自然生態,何必遠求?我們不是常說:愛鄉?愛土?那就讓我們從關懷我們的「原鄉」開始!
高雄炫蜂一團第9次團集會活動主題為「炫蜂四大規律」,活動單元是「關懷自然」。基於「關懷自然應從關懷人文開始」的信念,於是選擇到位於高雄市邊陲、禁建近40年,將於96年6月前全部拆除完畢的紅毛港,進行「2005紅毛港自然與人文關懷之旅」。至於南星計畫(填海造陸)、重工業區的污染、消失的沙灘海岸等等,短期間無法改善的環境景觀,礙於時間因素,則留待日後再安排帶領探訪。
設計學習手冊、感恩祈福卡、回饋信,透過古厝巡禮、環境踏查、居民訪談、文物參觀、心得回饋等方式,讓大、小蜂深入關懷弱勢族群的心聲,留下共同探訪國際都市中一個即將走入歷史漁村部落的記憶。
最重要的是,讓大、小蜂共同置身「價值衝突」的情境,經過「關懷自然」與「關懷人文」的洗禮,無形中潛移默化出「環境保護」的平衡價值意識。
「紅毛港」自然與人文關懷議題:
一、 觀察人工海岸─南星計畫─的自然環境改變:
1.希望在海邊看到什麼?
2.希望在海邊玩什麼遊戲?
3.什麼東西不見了?
4.填海造陸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5.如果你可以決定,你要怎樣改造、利用這條海岸線?
二、 海上戰神─參觀祭祀軍艦的廟宇:
1.對與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應該如何尊重?
2.對於祭祀的神明是不是應該分國籍?
3.祭祀軍艦是禮敬罹難者,還是崇拜武力、戰爭?
4.日軍曾是台灣的統治者,我們應該敵視,還是基於和平給予悲 憫?
5.我喜歡戰爭還是喜歡和平?為什麼?
三、 古厝巡禮─走進時光隧道─窄巷巡禮、耆老訪談:
1.我願不願意住在這種可以捉迷藏的古厝?
2.如果我們的房子破舊了,不能修、也不能改建,我該怎麼辦?
3.如果這是我和阿公、阿嬤、爸爸、媽媽住的地方,可是不能住了,要拆了,我該怎麼辦?
4.如果我是市長,我決定要不要拆紅毛港?
5.我最想對紅毛港的居民說的一句話?
四、 漁鄉文化─參觀文史資料館、貝殼館:
1.文史資料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
2.文史資料館中,我最喜歡的是什麼?為什麼?
3.文史資料館中,我覺得最能代表紅毛港的文物是什麼?為什麼?
4.紅毛港的房子要拆了,我覺得應該怎麼保存紅毛港的文物?
5.我想怎樣為紅毛港祈禱?
五、 高雄港的無敵鐵金剛─高字塔、第二港口導覽:
1.第二港口是人工港?還是天然港?
2.高字塔有幾座?它原來是什麼功用?
3.現在的信號塔「o」代表什麼意思?「I」代表什麼意思?
4.為什麼要開闢高雄港第二港口?
5.我覺得開闢高雄港第二港口好,還是不好?為什麼?
六、 延伸思考:
1.看了火力發電廠與它所造成的汙染,我覺得在紅毛港可以用什麼方式取代火力發電?
2.今天我看到在高雄的人獲得了什麼?損失了什麼?
3.今天我看到了哪些環境的破壞?對我們的未來有什麼影響?
4.我覺得我能夠為紅毛港做些什麼?
5.發展工業(短期財富)與環境保護(長期財富)、哪一個比較重要?
七、 今天參訪紅毛港,我最大的感想?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68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