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打破刻板印象 「刺」文化漸被大眾接受

2017/12/19 17:00
4,429次瀏覽 ・ 10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NS. 刺青機器聲響

標一:打破刻板印象 「刺」文化漸被大眾接受

刺青在以前常被認為是黑道或是次文化的代表,但隨著社會風氣日漸開放,紋身的趨勢也跟著日益升高。

 

刺青工作者 陳凱弟:「我們本身對刺青就不排斥,其實大部分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對刺青都不是很排斥,除非他真的是非常保守非常保守的人。」

 

無刺青民眾 李小姐:「我覺得刺青是一個他對自己很有想法的一個表現,很有故事性所以把他的,把他的故事刺在自己的身上的感覺。」

 

標二:刺青文化不只是流行  紀念價值更重要

刺青師陳凱弟認為,接受刺青的人愈來愈多,許多人因為藝術美感或跟風潮流而紋身,然而,身上擁有多處刺青的莊先生及林小姐別有一番見解。

 

刺青民眾 莊先生:「其實這個(刺青)從下面看起來就是一根羽毛,然後變成一堆鳥,感覺就是一個成長的一個概念,但其實我們從上面,我自己的本身從上面看下去會是,一堆鳥變成一根羽毛,這個過程一定是一個反璞歸真的過程。」

刺青民眾 林小姐:「然後我覺得,想要刺一個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文字,就是把座右銘刺在身上」

刺青民眾 林小姐:「這個是YOLO的意思,它是You only live once的縮寫,你只活一次。」

刺青工作者 陳凱弟:「人跟人之間都是回憶,回憶之間一定有個東西是特別深的。」

 

標三:刺青不僅造型潮流 更象徵個人價值

現今人們將刺青視為一種態度,以不同的圖案象徵自己想傳達的意象,與以往叛逆的連結已不完全劃上等號,呈現了新一代的刺青文化。

 

記者蘇冠儒 饒語真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