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拉野屎 化作春泥乎? 帶下山乎?

文字-A A +A

登山拉野屎 化作春泥乎? 帶下山乎?

 

※ 只盼望有一天 爛屎化肥田 / 化作春土更護花 漫天花香送晚霞 / 化作春土更護花 漫天花香送晚霞 / 屎我係一督屎 花 我願化花香。(《屎撈人》主題曲(片段)/詞:謝立文) ※

 

踽踽上高山,風來屎氣鮮。「排遺」,這是什麼東東?何時把米田共講得這麼文雅?拉屎就是拉屎,總不會說拉排遺吧?必也正名乎?大便與糞便這是「共識」也是約定成俗的說法。今日管山官員大唱(倡)排遺說,讓山上的糞便問題「浮上檯面來」,既然沒事在那裡「喇賽」,山友豈能坐視?隨之起舞?還是「自己看著辦」?這不但為難而且考驗著登山客,真是「天人交戰」的問題!

上山憋糞,下山揹糞。你能想像「一群(110位)登山客的後背包,旁邊都繫上一個藍色小袋子,這裡頭裝的是每個人自己的排遺(在雪山三六九山莊住3天2夜,製造出的「排遺」總重量共55公斤,每人的平均「拉出」量似乎不大)」這個畫面真是壯觀極了?這「創意」全世界僅見?風蕭蕭兮,大丈夫當如是也?有為者亦若是?雪霸國家公園日前(2017.12.07)把這個「揹糞」場面給搞起來了、給宣揚開來,這魄力、這能耐正如官員們封山之神勇一般?惟沒有鑼鼓喧天來熱鬧助陣,「氣勢」就稍微弱了點,這是美中不足之處,但瑕不掩瑜,「味道」還是有的!

據悉,2016一整年就有47000人次登山客造訪雪霸國家公園各山域,官員說這個數量會「加重高山生態環境的負荷」,有人就會有垃圾產生,也就有了垃圾問題;有人在山上聚集,自然就有「排遺」問題,這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雷同,不只在台灣的高山上!說這些問題會污染水源,這也是事實!比起山上種菜、種水果、種茶葉、開礦產、挖水泥,這污染會很大嗎?百岳老查很感嘆數十年來台灣政府「處理」山林污染的問題,捉小放大且故意弄錯重點!最弱勢也很自由的登山客,頓時成為污染山林水源的元兇、慣犯與「過街老鼠」?登山客身上揣個「大便袋」,污染問題就解決了,水質也就清澈甘甜起來了?真是大便的腦袋?

聽說,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發的這個「排遺袋」,是用可除臭、吸收水分的材質做成的「三層」包裝袋,讓你揹在身上不會有「湯湯水水」及「一路聞香」的感覺或困擾,這個產品發明真的是山林的「救星」,理當向各界推廣,不只山區需要,連平地也很需要,「隨地大小便」現象所在多有,畢竟在山上與平地「不留下任何痕跡」是優質公民所必須!

早期農村農夫「挑大肥」在田埂上行進的身影仍歷歷在目,這畫面在田間極其搭調!那些年農業大部分是用人畜的糞尿做為肥料,與化學肥料比起,這種天然肥料叫大肥,「擔大肥」在農村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糞,是孕育身心靈的生命沃土,是澆灌土地的大肥。它不是無情物,它化作春泥更護花,充分的循環再利用,很環保、也很實際、更是很自然(早期不但農作物吃人畜的「排遺」,連魚塭裡的魚也兼吃這種「好料」)!至於在現代的山上,糞,就變成千夫所指的「髒源」,官員希望「自已的排遺自己解決」,這樣才是落實「無痕山林」的精神!隊伍入山時要攜帶個廁所帳及一個「行動馬桶」,每人攜帶若干個神奇三層大便袋(應該就是環保拋棄式垃圾袋),以符時代潮流與政策要求?感恩官員!讚嘆官員!

「無痕山林」LNT七大原則中的第3條說:「妥善的處理垃圾」。重點在「妥善」兩字,至於怎麼個妥善法,相信「戲法人人會變」,在山上把拉出的屎「變」不見了,不致影響他人「觀感」或直接污染水源,這就是妥善!《登山聖經》這本書裡有關「不留痕跡」的章節裡就提到,「攜帶一把質輕小巧的鏟子,以便適當處理排泄物。」重點也在「適當」兩字。君不見,在高山縱走路線及營地附近,掀開每一片石頭,其底下都壓著一個個「野屎」故事;或是遠離步道你腳踩的下方土地曾經有過一個小坑(岳界俗稱為「貓坑」),看現在長出小草野花來,怎不令人感動?而這個就是一個妥善、適當而讓人愉快的山林故事!只是,成為大眾化而且人潮集中的山林區域,當然要設「生態廁所」啊!如玉山排雲山莊、雪山三六九山莊、大霸群峰的九九山莊、能安線的天池山莊等等,類此「人聲鼎沸」處不設廁所,行嗎?所以管山林的公部門該做的「事」還是要做,不要把一些「事」一推二五六的到登山客身上?

將排遺帶下山這是好事,很多山友可能不習慣或不能接受,但凡事總得「自我要求」的試試看,畢竟在山林荒野,我們都是積極的山林守護者,為了好山好水不會變質、惡化,致力於維持且保護一個整潔乾淨的山林環境是大家所應該共同追求的目標!不是嗎?

~ 百岳老查 2017.12.11.

 

附 記:

1.本照片引自2017.12.07.蘋果日報。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結合相關單位,11月29至12月1日,前往雪山主峰,推動淨山和排遺自己帶下山活動,使用能自然分解的100%環保拋棄式垃圾袋。

2.聽說,古代道家有些練功者認為,在他們「煉神化氣」的過程當中,幾乎都是在「拉屎」之前的幾分鐘完成的,在這個關頭前一刻,徹底的洞觀到事理的細微變化與萬物幻化的至理。如果這個「拉屎」沒做好,或拉出的屎不正常,那這個煉神化氣過程就是岔了道,白忙一場?而身處高山上,就如道者在煉神化氣一般,好好的拉,拉出正常,拉得身心靈通體舒暢,然後妥善處理,功德圓滿,登山怎會不愉快呢?

3.解屎招惹誰,說屎污心田?自古以來,老祖宗的智慧方法就是「自然堆肥法」,選擇將米田共埋在土裡使其自然分解,這也是千萬年來最自然且環保的糞便處理法!晚近才出現化糞池及下水道等,從此改變了上「廁所」文化,「管理」糞便就成為日常生活上的問題,且不管你身處何處,尤其在山區這上廁所及糞便「管理」都是個極其嚴肅的課題!

百岳老查回應 1:

山不在高,有人則有屎;樹不在密,有隱處則可拉。踽踽山行,惟屎難忍。箭竹遍徑綠,山色入眼青;痾屎有韻味,解尿無煩憂。可以挖貓洞,可以帶下山。無排遺之礙眼,無屎話之困擾。官爺喇賽秀,屎袋帶著走。或云:「山林縱走何須嚷屎事?」 百岳老查 2017.12.11.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6.02.04

winda tsai

加入時間: 2016.02.04
737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登山拉野屎 化作春泥乎? 帶下山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