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樊爸 採訪報導
一雙360斤木屐的入口意像
~台灣木屐名師何榮朝的回饋鄉里路~
竹崎鄉水道頭是台灣木屐名師何榮朝的生長地,他小時候的住處是水道頭1號,後因八七水災將房子沖走,一家人即遷至村尾搭建小竹屋,父親依然從事竹器、竹傢俱的編製以維持家計,至15歲出外遠赴台中當製作馬靴的學徒,事業展轉將馬靴製作技巧結合幼時木材知識投入手工木屐製作行業,事業有成受嘉義縣文化局邀請回鄉在竹崎鄉鹿麻產火車站旁菸樓駐點,以提升嘉義縣觀光產業。
106年11月18日是竹崎鄉水道頭,一雙360斤木屐園區的安裝日期,記者早上8:45到達時,何師傅、吳理事、張經理和義工們已將大木屐、小木屐載到現場開始安裝事宜。因一雙大木屐重達約360台斤,必須5、6個人方能抬得動,且為顧及遊客安全,積座都必須修改,安裝後都必須牢牢固定,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才完成三分之二的工程。
台灣木屐名師何榮朝應邀返鄉後,即著手回饋鄉里的計劃,適逢阿管處為開發水道頭老街撥款補助。何榮朝奉獻自己的技術與專長,與阿管處、水道頭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已經完成第一期「入口意像」的工程。整建水道頭老街2年的期間,何榮朝表示:會繼續陪社區發展協會走下去,為重建水道頭老街奉獻心力,期能使竹崎鄉竹崎村、龍山村、金獅村、文峰村以及梅山鄉太平村的觀光路線串聯成一條龍。
註:
入口意象:
無論是功能性或議題表現上,所需呈現出的,均在於一個地理上的標示性; 在軟性的文化觀點上,物件本身,所指涉的,可能是一個在地特色的象徵。
阿管處: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