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這一招!每天救一隻動物!】
【我用這一招!每天救一隻動物!】文/姚佳宜
地球除了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們與許多不同動物共享的家園。每年的十月四日是世界動物日,就是希望能夠喚起世人對生命的尊重、保護全部的動物與動物居住的棲地。為此,在亞洲環境生態護育交流協會、臺北市政府公園處、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林業試驗所、美國加州動保團體共同促成下,第二屆世界動物日活動,在大安森林公園熱鬧展開。
當天有許多非政府組織(NGO)受邀出席,學生社團也不落人後,包含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師大動物陣線,也都到場共襄盛舉。兩社團的主題是「你所不知道的豬豬」,透過行動劇、圖文書,向民眾介紹這個在我們生活中相當常見,但又普遍缺乏了解的動物。
(圖:師大動物陣線、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成員以行動劇向與會民眾介紹豬的習性)
一般人容易誤會豬很邋遢、很笨,甚至以此來罵人,但是其實,豬是很愛乾淨的喔!豬愛滾泥漿不是因為牠們髒,而是牠們汗腺不發達,只好透過泥漿來讓身體保持涼爽。此外,豬也有十分敏銳的嗅覺,比人類還敏銳上2000倍!所以,牠們會竭盡所能地確保排泄的地方,遠離進食與睡眠的區域,不然牠們也會覺得很臭不舒服。即使是剛出生幾小時的小豬崽,也會遵守這個規矩喔!
此外,豬也很聰明呢。曾有人對各種動物進行迷宮測驗,其中,狗狗的表現很好,雞和馬的動作較慢,綿羊只會亂兜圈子,完成不了測驗,而貓則是根本不願接受測驗。至於豬,則是迷宮挑戰的冠軍。這顯現出牠們能夠獨立思考,而且具備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身為如此靈敏的動物,豬媽媽在照顧豬寶寶上,自然也很細心周到。豬媽媽會利用樹葉、樹枝築巢,替豬寶寶打造舒適的家。此外,豬媽媽還會唱歌給豬寶寶聽,好讓豬寶寶可以分辨媽媽在哪裡,而不會迷失走丟。
(圖:社團學生向小朋友介紹豬媽媽如何照顧豬寶寶)
但是現在,豬媽媽和豬寶寶都好需要幫助。因為現代工廠化的集約飼養,單調的畜舍僅由水泥地板和鐵欄杆構成,豬媽媽沒辦法收集築巢的材料,豬寶寶出生之後,也就只能躺在地板上。社員向現場的小朋友展示豬媽媽被飼養在母豬狹欄的照片,小朋友紛紛搖頭,不同意豬媽媽被關在這樣的地方。
(圖:大多數養豬場會將懷孕中的母豬飼養在母豬狹欄,母豬難以轉身、活動。圖源:善待動物組織)
豬寶寶出生之後,為了方便飼主辨識以及管理,還要經過剪耳、拔牙、剪尾等過程,沒有要當種豬的公豬寶寶,甚至還要被閹割。為了效率和節省成本,這些過程都是不經麻醉的,豬寶寶會尖叫、掙扎卻無法逃離,對於疼痛也只能忍耐。
小豬長大後,天然壽命大約能活到10至12歲。但是就像人類過了青春期,成長就會變慢一樣,豬過了成長的高峰,再繼續餵食飼料所能換得的體重增加有限,因此飼主往往在豬六個月大時,就將豬送去拍賣。而在運送、拍賣的過程中,通常不會提供食物或飲水,豬就要餓著肚子被驅趕,一些受到驚嚇不敢前進的豬,甚至可能會被電擊棒電擊。
拍賣之後,便是屠宰了。雖然現在有所謂的人道屠宰,但豬並不是只有在屠宰時才會難受,而是從出生就要承受長期圈養、肢體損毀等等的痛苦,而人道屠宰並不能免除這些。
事實上,要減少動物的受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變人類的行為──你我都可以成為豬的救星!如果你也願意同理豬的感受,可以試著從一天一餐蔬食,或是每周一天蔬食開始,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多吃蔬食,對豬和動物就是最大的幫助!
(圖:豬在出生、長大到被製成豬肉的過程中,會經歷很多讓他們感到緊迫和痛苦的程序。兩社成員希望能夠向民眾介紹豬的遭遇,期待大家能同理豬的受苦,多吃蔬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