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為你點亮招牌的老產業-民生西服
座落在大溝頂中段的民生西服店,經營者是鍾明森大哥與阿滿姨夫妻,鍾大哥與阿滿姨於民國68年也在中山老街開設裁縫店,但是與人租屋諸多不方便,連上廁所都要跑到媽祖廟借,所以夫妻倆決定75年,搬到大溝頂街屋,想要擁有自己的店鋪空間,於是用存款買下現再這間店鋪,一樓做生意,二樓全家得以居住,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光陰。
當時在民國 70 年前後,裁縫生意的盛世時代,光旗山做西服的就有 1 0 多間,而製做女裝更多。從前會需要製做西服與女裝的人,大多都是準備結婚關係。當時西裝一套大概八千多,阿滿姨家中也曾請過三四個師傅幫忙,而店內分工,師傅做褲子鍾大哥做上衣,生意好時師傅光計件收費,一天薪水就可領到一兩千。
民生西服做西裝的程序是,先幫顧客量身長與手長,將西裝分成四大部分,先裁剪背後的兩片布料,再裁剪前面兩片布料,兩兩必須一起裁剪確保大小一致,再把外襯手縫簡單固定給客人試,量得精確尺寸後,才再進到車縫階段,西裝布會與內襯一起車縫。西裝的製作表現,會在外套上的雙排釦、單排扣款式進行變化,或者有些客人要求腰身的裁切,展現獨特的修束款式。
在西裝生意不錯的70年代,因為社會都有賒帳的風氣,以前民生西服也常遇到這樣的狀況,所以很害怕遇到不付錢的奧客,雖然都是同一鄉里裡的人,要是在街上遇到賒帳的人前去討錢理論,還有可能會被奧客臭罵。阿滿姨說,店家都只能自己記著,下次不要再做這個人生意。而在民國80年前後,因為工廠出產的西服便宜又量大,讓西服產業漸漸沒落,當年民生西服只好轉向,幫學生做制服來因應,有旗美高中、旗美商工、旗山農工也有高苑的在地學子,大家透過同學口耳介紹,來此訂作制服,但始終敵不過市場的壓力,西服店慢慢式微。
目前民生西服的阿滿姨,為了維持家計,在旗山市場擺攤賣水餃與餛飩,也偶爾接客人需要的粽子貼補家計,生產食品料多實在,雖然產品改變已經不賣西裝,但對於生命的熱忱和堅持依然不變,目前民生西服已經變成電影劇組拍攝的場景,阿滿姨表示,民生西服這裡就是他在旗山最好的家,而用心做到最好,守護著家人,不管賣什麼東西,民生西服的招牌永遠為大家開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