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發展新氣象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深入193線以及台九線地段的鶴岡部落,部落族群以阿美族居多,有著誘人的觀光環境,加上當地聞名的文旦產業,更是為部落經濟基礎的最佳跳板,集體的觀光共識推動了整村民向心的極大動力,在林清盛牧師的帶領之下,讓觀光業規劃中有了新的契機。
發展過程
早期40年代左右的產業以種植紅茶為主,之後65年代才有其他農作物如花生、鳳梨、稻米、西瓜等等做為陪襯事業,但可惜的是,由於舞鶴茶園的競爭之下、加上土地銀行的稅收、種植面積縮小、人力外流的因素,使得紅茶業漸漸沒落。文旦的崛起,村民表示是過去當年地主引進文旦的因素,後來原住民的遷入,漸漸地才將文旦這份產業帶入整個部落,打起響叮噹的名號。
由於牧師兩年前進入部落,在社區當中組織成發展協會的單位,然則以上目前多項的經濟作物,部落人已經肯定有力成為觀光業的主要誘因。
事業發展的瓶頸
雖然發展文化觀光業的因素已經補足,但是部落中人力外流的問題仍然是整體事業發展的阻礙。部落年輕人漸漸向外發展,現實的意識將部落經濟發展的肯能性大幅減少,大部分都抱持著觀望的心態,主要原因是因為害怕該項計畫會失敗,不敢做太大投資。
部落中雖然已有儲蓄互助社的設立,但是由於人力資金的有限,無法有足夠的經濟推動銷售,也是個問題。目前部落可以做的產銷動作,是配合著政府相關單位的輔佐,加上自行研發的農作產物,如精油、香皂、文化工藝品等等產品,採取階段性的觀光行銷。根據部落指示,遊客的旺季主要是界於當地豐年祭(八月中旬)一直到中秋節之間,形成了季節性的經濟斷層。固定的經濟型態,對於部落而言可能只是個夢想,但是部落村民凝聚的觀光意識卻能讓這個夢想步向了實踐的道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