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服裝週 學生設計爭奇鬥豔
標一: 服裝週成果亮眼 賽前反覆推敲
一年一度的實踐大學服裝週於本周盛大展開。學生們的設計各個爭奇鬥豔。其中由楊芯華設計的「blue monday」系列,更是吸引了評審目光。作者利用抽摺的方式,呈現出上班族面對星期一來臨時,心裡的無奈與掙扎。
實踐大學同學 楊芯華:「像我這次的主題是blue Monday,我就想要慵懶。那我的主要的detail就是一個抽摺,我經驗不夠多,所以很多時候就是設計圖畫的跟做出來的東西長得不太一樣,不是課本上教的範圍就可以達到的。」
標二: 參賽主題著眼於社會 概念性強烈
對於實踐大學的師生而言,服裝週不只是一個平台,更是個挑戰自己的大好機會。相較於過去的作品,本屆的設計更著重於凸顯在地的文化與故事。
實踐大學老師 覃康寧:「有更多比較具有概念性的服裝。更多的是關心是從自己出發,從自己去看,比如說看見台灣的社會、或看見台灣的一些文化。」
標三: 產業和創意兩難 盼台灣闖出規模
雖然服裝設計風格多元,但學者也不諱言表示,許多前衛的設計很難被市場接受,若進到業界,設計師的想法與創作勢必會受到市場挑戰。
實踐大學同學 吳易芸:「我覺得現在有可以規模越來越大的趨勢,從參加比賽開始吧,其他人更看到我們台灣的設計。」
標四:融合文化扎根台灣 放眼國際
全球時裝設計產值,每年超過千億美元,各國時裝周更是流行風向球,而台灣並不缺乏優秀的設計師,只要利用創意與文化特色作出差異性,台灣設計師們也能在國際上打響名號
記者 藍萱 許孟軒 台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