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洋資源枯竭,漁產業也面臨沒落的危機,而八斗子這個傳統的漁村也難逃大環境的影響,人口大量外移,居民對於海洋的認同也大不如前,有鑑於文化認同逐漸喪失,在地居民自費成立漁村文物館和書屋,期望能將漁村文化延續下去。
隱身漁港巷弄中的「八斗子漁村文物館」,是基隆首座由民眾自費成立的文化工作室,近日更在二樓新增了八斗書屋,一個提供漁民文學、海洋相關書籍為主的閱讀空間。
我們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為什麼在這麼隱密的地方,其實這個地方才是真正的八斗子,那在去年,因緣際會我們這裡二樓剛好有房客搬走 ,所以我們許焜山先生想說,想要做這個書屋可能是時機已到了,所以書屋本身是我們許焜山本身更想要做的事,因為很多東西都是由書裡面來的。
早期日本時代捕魚就是用這種手搖的船在捕魚,這個我們就稱他游羅仔就對了,這捕魚的方法有三艘船一組,用手這樣去划的,所以我們文物館真正要做就是,把八斗子的時期分出來,看照片的話我們可以了解說,以前的八斗子有多美,跟現在的八斗子有哪些不同。
但隨著近年來漁業沒落、年輕人口的外流,不僅昔日載著漁民到海裡討生活的漁船和各式器具已日漸荒廢,居民對於漁村文化的認同、海上的記憶也逐漸消逝淡薄。
可能也是因為海洋資源越來越枯竭,所以後來從事漁業方面的人就越來越少,所以想要有志同道合的人,其實我們一直都很希望找到這樣的人,因為我們也是盡量保存一些漁村的一些文化,所以我們有自己自費出了一個刊物叫東北風。
其實我們很希望,對這方面想要了解的,他進來,然後我們就開放你一整天待在這裡看你的書都沒關係,我這樣子一路走來,其實說實在的,我不是覺得辛苦啦!是覺得值得啦!因為畢竟幾個人的工作,我不做誰做。
隨著產業型態的轉型,居住模式改變是必經的過程,但如何使年輕一輩重拾海洋的記憶和對家鄉的認同,是文物館希望和當地居民社區共同努力的目標。
淡江新聞 吳祐寧 鍾佳琪 採訪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