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筍農邱榮漢 創立和作農社、農山塾
【記者林君翰、賴品勳/桃園市報導】在桃園大溪山路之中座落著一棟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在三合院附近的農地種滿了竹林,其中一隅竹林的主人即是擁有碩士學歷的邱榮漢。邱榮漢自回來接手農地這六年來進行各種新的嘗試,從一開始的農業生手,到後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立台灣和作農社解決農業所面臨困境,並和社員研發網購App系統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距離,至今為了要翻轉更多人對農業的想像,創辦農山塾農業學校,希望讓更多人能夠親自體驗農業文化。
台灣和作農社發起人邱榮漢,介紹竹筍的種植。 攝影/林君翰
從回鄉耕種到發起「台灣和作農社」
台灣和作農社的發起人邱榮漢,從小就時常和父親到竹林裡挖筍,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的他,原本對農業耕作不甚了解,直到父親生病,二〇一〇年秋天才決定回鄉陪伴年邁的父親耕種竹筍。邱榮漢在學期間接觸了福智團體,認識有機耕作,於是回來接手後,也將這樣的有機理念實行在自己的農地上,終在二〇一三年獲得慈心有機認證的標章。
邱榮漢在農地種植蔬菜以及綠竹筍。 攝影/林君翰
邱榮漢在剛回來務農之時遇到許多困難,而非農業相關背景的他,於是重新向父親、農友討教種植的技術,在耕作方面穩定之後,發現行銷端以及管理層面也陸續面臨到困境,時常需要尋求相關行業朋友的協助,也因此聚集了一群對農業有興趣的夥伴,於是在二〇一〇年「台灣和作農社」應運而生。
台灣和作農社的成員大約一百多人,成員農友之間互相交流技術,媒體行銷領域的朋友提供行銷端的相關建議,餐飲行業的友人則是一同合作食農教育等等,和作農社的成員大多是農民以及其他建築、媒體、餐飲等行業的人才,每個人都希望能運用自身的專業來幫助台灣農業。邱榮漢說台灣和作農社的運作就像是一個群組,沒有制式的規範與約束力,希望社員是沒有壓力的參與活動,每當農友有問題發生時,大家就會聚在一起以沙龍的方式來討論農業相關議題,平時則是在各自領域上耕耘,而這樣沒有壓力的模式反而讓成員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
不把難題當問題 正面看待人事物
邱榮漢過去會自己到棉花田、里仁等台北有機店推銷自家的綠竹筍,在二〇一一年已經有固定的通路合作,但邱榮漢認為若是把作物都交給通路販售,與消費者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於是他決定重新回到小農市集,直接面對消費者,除了每週六的田裡有腳印市集之外,又在每個月的第一週參與永康小農市集,與更多不同區域的消費者直接互動,不過這也使得他平時的業務量變得更加繁重,邱榮漢提到從回鄉到現在一直會遇到各種不同的難題,而農場目前面臨到是管理層面上的問題,因為田地位處山上,只有邱榮漢和他的哥哥在數塊農地裡工作,因為家鄉人口外移嚴重,更是沒有人會願意留在山上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於是他平常就需要在農場、市集、送貨上奔波。
除了通路以及市集販售之外,為了簡化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各種盤商問題,以及拓展更多元的銷售管道,四年前邱榮漢與過去在數位印刷工作的夥伴一起研發App網購系統,建立一個好的平台幫助農民銷售,拉近消費者與農民之間的距離,讓消費者能夠直接購買蔬果並得知農作相關訊息,但在二〇一六年的下半年度,仍不敵其他免運費平台的興起而被迫停止這項業務。
邱榮漢說雖然要面對的問題很多,他笑說但若是這段過程太過順遂,也就不有趣了,就像台灣和作農社的運作方式一樣,沒有壓力的去面對任何問題,和大家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檢視是否能以正面的態度與問題共存。
創辦農山塾 營造有機生活
邱榮漢過去曾參與臺南市官田區大崎社區、土溝農村社區營造的經驗,磨練自己如何與社區的人相處,用社造的方式讓居民改變生活的環境與心態,他也將這樣的心態放進自己的有機耕種,他認為生產不應該與生活脫節,應把農業看成生活,除了讓生活過得更有品質外,也吸引更多人可以體驗、親近農業,於是便和台灣和作農社的友人創辦農山塾農業學校。
農山塾提供山中農業文化的學習場域,透過身體感知去享受自然山林的種種氛圍。台灣和作農社提供
農山塾位處大溪山上,提供民眾露營野炊、體驗農業的環境,目前主要是由邱榮漢和徐偉誠共同規劃。徐偉誠是邱榮漢在屏科大農村規劃系的同學,現在是義式餐廳的老闆,雖然畢業後各自在料理以及農業的領域上努力,最後又因為相似對友善環境的理念而再次聚在一起,也一同創辦農山塾這間農業學校,從產地到餐桌,讓參與者了解到平常所食用的原料、作物如何種植,又可以如何料理,徐偉誠表示希望可以透過食農教育,用簡單的料理讓消費者吃出食物的原味,也能同時了解到所享用有機蔬菜的生長過程,在這樣體驗農業的活動中,讓每一位參與者能夠更親近農業生活。
邱榮漢在農業這一路上,不停找出新的方式解決農業問題,雖然有些試驗以失敗收場,但他依舊不放棄在農業場域耕耘,並期望能改變更多人對農業的想法,願意親近農業,讓它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