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中」 一中承諾惹議
言不由「中」 一中承諾惹議
【記者 蔡依庭、張遠升/中正大學報導】
片長:4分54秒
近期社會對於台灣許多大學為招收中國學生而簽署的「一中承諾書」而吵得沸沸揚揚,雖然學校均主張此並非一中承諾書、也無違反教育部之規定,但卻已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
內文
一中承諾風波 簽承諾書是否合宜
今年三月初新聞媒體揭露世新大學簽署了一中承諾書,內容除了說明學生來台交流的內容以外,還特別指出只能進行「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的事物」等等,更強調不從事任何有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方面活動。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專任教授李翠萍說:「你在這樣子的一個協議裡面,你去談有一些東西不能講,有一些政治敏感的東西在課堂上不會提到,或者是說他不會參加這方面的活動,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比方說我們是政治系的老師,我們上課的時候總是會提到民主的議題、總是會提到公民參與,我們甚至有老師在教公民不服從,那你不太可能這些敏感的議題不去碰觸。」
元智大學教務處註冊組組長陳虹璇說:「大陸那一端可能對於同學送過來這邊有一些疑慮,怕我們去影響他的政治思想,那其實這一點我是覺得完全不用擔心的,因為在台灣這麼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裡面,我們大學老師的授課大部分都是對政府提出建言,而不會去對同學做洗腦的動作。」
社會高度關注 學術自由動搖
大學限縮教學範圍、限制教師講課內容並不恰當,雖然只是一紙文本和簡單的文字陳述,但為了保護校園民主與學術自由,不可能讓校方得以介入教學現場、並劃分出可說與不可說的界線。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劉寶鈞說:「再怎麼樣說簽這個東西是有損學校的格調,這個不應該簽,一個學術機關這樣子委曲求全去做這個事情有失掉對學術的尊重,所以不是好事情。台灣一向支持這個學術自由、校園裏頭要獨立這樣的情形,你假如是說自己先去簽了這樣一個有點政治性的合約的話,實際上是有損害這個學校的格調,這個對學術上是一個傷害。」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專任教授李翠萍說:「我認同捍衛學術自由,但是我不認為應該寫一中協議書,不應該用這幾個字。因為我覺得我們學社會科學、不管我們學什麼的,都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那目前你要用這張紙來當作一中協議書就說對方叫做承諾了一中,我會覺得有點對我來說是冠了個帽子在人家頭上,但是我很贊成就是說你如果現在不小心,你繼續任由現在這樣子一個趨勢這樣下去的話,只要是為了招生我們什麼都可以忍,如果這條路繼續往下走是會很危險的。」
觀念的實際影響 日常大於課堂
雖然簽署一中承諾書限制了校園內的講學內容,但影響不只僅限於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觀念,平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是影響的一大因素。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專任教授李翠萍說:「我覺得不是只有上課的時間會影響,我相信那種影響不會只是在課堂上你講了什麼,反而在課堂上講的都是很制式的、比較正式,反而是私底下的互動你會看到人比較真正、真實的一面。」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王授民說:「其實我覺得大學校園的價值就是你可以提供你的看法、看法後面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說要強加別人一種這是我們自我主體性,我要讓你知道這個立場是世界唯一的真理,這一點應該是比較不允許的。」
重視兩岸交流 找回校園價值
兩岸學生及學術交流可以增進彼此的認識與瞭解,若能不把偏頗的政治考量帶到兩岸學術交流活動當中、減少兩岸學術交流的負面影響,相信都能對彼此帶來更良好的合作結果。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王授民說:「其實我覺得大學校園的價值就是你可以提供你的看法、看法後面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說要強加別人一種這是我們自我主體性,我要讓你知道這個立場是世界唯一的真理,這一點應該是比較不允許的。」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