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路鄉逐鹿教堂、水泥雕塑藝術牆「鹿隱南山延壽年」
阿里山公路旁的逐鹿社區,是88風災阿里山區原住民受災戶遷住的永久屋,居民信仰多元化,其中天主教是一部分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由波蘭籍神父柏克偉主任一手創建的逐鹿教堂,於一年多前落成啟用,為融合原住民族的民俗風情,與薪傳獎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聯手將台灣水泥雕塑創作出原住民神話,讓逐鹿教堂成為藝術水泥雕塑牆,內外共兩大主題,主題其一鹿隱南山延壽年、其二則是臺灣原住民的「射日神話」。堪稱是台灣區教堂的一大創舉。【PeoPo公民新聞記者莊民堂番路逐鹿社區採訪】
波蘭籍神父柏克偉主任2001年來台,即深入阿里山鄉各角落傳福音,對原住民的民俗風情有相當多的瞭解,逐鹿社區永久屋完工教堂也同時建築完成,柏神父有感於原住民文化的特殊性,一直思考如何將原住民文化融入教堂中,因受限於經費加上需考慮融入地方的藝術,幾經查訪後,找上了有水泥雕塑背景的薪傳獎交趾陶大藝師呂勝南,在幾經慎重討論後,決定採較低廉又耐久的材質的水泥雕塑。
(薪傳獎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
薪傳獎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指出:水泥雕塑「鹿隱南山延壽年」牆面的創作融合東西文化觀念,東方崇尚自然物背後含蓄的隱喻,西方則是描述自然界奔放的美好景象,兩者合而為一構成富具意涵的半立體圖像鹿隱南山延壽年。呂勝南表示:「鹿隱南山延壽年」畫面構圖主要包含山、河水、鹿、巨石及松樹,各有其寓意。河水由阿里山山脈緩緩流下,代表著淵遠流長,生生不息,永不間斷的自然循環。鹿與祿字諧音,傳說千年為蒼鹿,二千年為玄鹿,因壽命長,譽為長壽的仙獸,圖像中有九隻鹿,亦代表眾數,有至高祝福之意,河邊的巨石象徵中流砥柱的意義,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環境中撐起支柱的作用,藉此敬佩鄒族原住民在面對巨大的自然災害,仍然以堅毅的精神重建家園,積極面對未來人生之。松樹;則為長壽的樹種,常被用來祝福生命延長的意義,也期盼整個環境與生態能夠長長久久,福壽綿延。
薪傳獎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水、水泥半立體雕塑「鹿隱南山延壽年」牆圖
神父柏克偉主任表示:「鹿隱南山延壽年」圖騰旁邊,則題上聖經中的一段話,天主,我的靈魂渴慕你,真好像牠鹿渴慕溪水。(詠42:2)作為結尾,完成整幅作品。柏神父說:另外教堂內部射日雕塑牆,取材於臺灣原住民的「射日神話」,相傳古代有兩個太陽輪流出沒,天氣酷熱無比,河水乾涸,造成作物不長,於是有勇士自告奮勇前往射日,因通往太陽之路非常遙遠,因此勇士背嬰兒前往,讓嬰孩長大後能完成他的任務。後來老勇士死去,嬰兒已長大成人,終於到達太陽之處,拉弓射下其中一個太陽,中箭的太陽變成了月亮,從此之後便有了晝夜之分,故事的意義在闡述人類繼往開來的傳承精神,具有社教意義。
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和神父柏克偉主任在原住民的「射日神話」雕塑合照
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指出:這圖畫面融入S型、放射樹枝狀及三角形構圖,呈現景深視覺。製作材質整幅畫面上為水泥半立體雕塑,鄒族三角紋圖騰則用漆陶方式製作。總長度為311cm*274cm。由呂勝南帶領龍鳳祥交趾陶藝術團隊共同製作。費時六個月,2016年12月底完工。交趾陶藝大師呂勝南也有感於神父奉獻,因此更製作超出他們原先預算的工程效果,並搭配漆陶的設計,讓神父、教友都相當驚豔。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