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碳足跡的普及之路(上)
「對台灣這種能源排碳係數高、都市化程度也高的國家,減少建築耗能,就等於減少建築碳足跡!」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黃志弘強調。
比起時下風行的綠建築認證,碳足跡仍未成為建築工程的必備檢核程序。 |
上次我們了解到建築場所與都市空間在未來國際減碳潮流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占據最多建築排碳比重的部分,其實在於日常的使用行為與建築內的能源消耗,亦即,替建築節能減碳不只是營建單位跟建築師的原罪,而是人人有責。
碳足跡風氣漸盛,各國紛紛立法要求
事實上,隨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不斷發酵,各種產品被要求揭露碳排放數據的風氣,不但愈來愈加普及,更逐漸成為消費者的購買考量之一。
從兩大消費品龍頭寶潔 P&G(寶潔)、聯合利華(Unilever),到全球最大食品廠雀巢(Nestle)、電腦業的戴爾(Dell)、美國零售霸主 Wal-Mart、英國通路商特易購(TESCO)等,都陸續公布旗下產品的碳足跡,或要求供應商必須建立碳揭露系統。這股風潮也吹到台灣,現在,從便利商店內販售的茶葉蛋、飲料、泡麵、甚至高鐵票的背面,都可看到不同產品各自產生了多少碳足跡。
日常用品能做到,排碳量更大的建築場所當然也該比照辦理,時至今日,不少先進國家都開始將建築減碳納入政策及法令。動作最快的歐盟,即在能源績效指令內明訂,到了2020年所有新建築都必須達到「淨零耗能」(Net Zero Energy Building,每年產出能源大於使用量)的水平;日本和美國(聯邦建築)的要求時間訂在2030年,但環保意識最高張的加州,選擇比照歐盟期程,要求州內新建民宅得在2020年達到淨零耗能,商業建築則比照國家標準到2030年。
為何會從能源使用效率這個面向特別要求?實際輔導多家企業進行建築碳足跡量測工作的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黃志弘說,「因為能源的使用跟碳足跡的產生,可以說是一體兩面!」
首先,大多數溫室氣體的排放原因,都脫離不了到能源的產製與消耗,因此所有碳足跡數據均可由能源的碳排係數換算得來。其次,比起綠建築廣泛評核生物多樣性、基地保水能力、能源使用效率、環境健康品質等諸多面向,只要能減少建築的能源消耗量,就等於控制住最大的碳排放來源,對建築減碳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的確,建築從建材生產過程到日常使用階段,所使用的能源結構就決定了碳排放多寡。
例如,近八成電力仰賴火力發電(燃煤、天然氣等)的台灣,每用一度電大約產生半公斤溫室氣體,而逾九成電力來自水力的北歐國家挪威,同樣能源單位的碳足跡只有台灣一半,火力發電比重約六成的日本,能源排碳強度大概是台灣的八成。
建築碳足跡起步難,需「半強制」法令
「對台灣這種能源排碳係數高、都市化程度也高的國家,減少建築耗能,就等於減少建築碳足跡!」黃志弘強調。(表一)
(本文原刊載於綠建築雜誌44期)
【參考資料】
《建築碳足跡》(二版),林憲德著,台北:詹氏,2015 年7 月。
低碳建築聯盟
【延伸閱讀】
《凡蓋過必留下足跡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上)》 高宜凡 2016/10/20
《凡蓋過必留下足跡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下)》 高宜凡 2016/10/21
《產品碳足跡行不行?》 楊曼瑜 2012/4/17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