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狗狗貓貓們。」志工小敏一邊招呼著前來認養走失狗狗的民眾,一邊靦腆地說道。小敏曾經會購買皮草,但現在不僅是臺北市動物之家的資深志工,更是各種送養會與宣導活動的總籌。十一年前小敏看到網路上的送養訊息,便帶著一只提籠前往臺北市動物之家,但卻發現動物們的體型大都無法容納進提籠中,直到遇見一隻米格魯。她回想當時情景,「我看到牠把自己縮小,四肢貼著身體,自動地進入我的提籠中,我想這就是緣分吧。」
然而小敏認養這隻米格魯後,她認為如果能轉手讓別人認養,就相當於再拯救一個小生命,於是米格魯妹寶遇到了旺福樂團當了多年的團長夫人(笑),而這也是她投入流浪動物志工生涯的序曲。對於小敏擔任志工的印象,負責攝影的志工黃承甫堅定地說:「一句話,『貓狗優先』。」
目前小敏服務於位在內湖區的公立動物收容所──臺北市動物之家的活動組志工隊,其隸屬於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提供動物狂犬病預防注射、動物屍體焚化等服務,每天約有十至二十隻流浪動物被送進去。「在這裡的每一天,你會看到悲歡離合,感受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小敏感慨地說。
由於動物之家每年會接收到政府的補助經費,因此不接受捐款,但急需民眾提供的生活物資與實際行動去幫助流浪動物。小敏說:「這裡的流浪動物們至少能夠獲得『粗飽』,但冬天寒流來襲時,保暖用的浴巾、毛巾仍然很缺乏,維繫牠們的『溫暖』需要靠大家的力量」。
身為一位動物志工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小敏表示,志工們不但要協助活動,也要學習如何餵食、洗澡、處理狗打架、遛狗之後如何再把牠們引回籠內等生活照護課題。
因此擔任一位動物志工並不容易,除了要適應照顧流浪動物的工作外,心理上也要接受許多悲歡離合。小敏說:「每年會召進來約200位到300位志工,但最後留下的只有十分之一。」志工們長期照顧流浪動物都會產生感情,當看到他們照顧的動物被送養出去又遭到棄養或疾病往生,心理會無法調適,因此對於那些想要為流浪動物盡一份心力的人,小敏強調「心臟要夠強」。
令小敏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十年前,一隻全盲犬被送進動物之家,只會在原地轉圈圈,因此被獸醫認定無法自我生存,而列入優先安樂死的名單。在一次送養會中,志工在舞台的另一端用大聲公宣傳,原在對角的全盲犬竟循著聲音找到志工,並在腳邊依偎徘徊。小敏感動地說,「雖然牠看不見,但牠卻能夠感受到你在哪裡」,而這隻全盲犬也因志工們的努力,成功地被民眾認養回去。
幸福轉運站是由政府與活動組志工們共同研擬成立,除了提供二十四小時諮詢專線、不定時公布流浪動物近況外,也舉辦各種類型的送養活動,大致上分為三種類型:幸福轉運站送養會、官方舉辦的大型室內或戶外送養,如寵物嘉年華、世界動物日等,以及志工隊自行舉辦的小型送養活動。
認養動物必須要仔細考慮,尤其是無經濟能力者,更需要與全家人共同討論,小敏說,曾經有兩位女學生在網路上看到一隻狗,便前往動物之家尋求協助,於是所有志工動員幫忙尋找,最後順利找到牠,並被兩位女學生認養回去,但隔天卻又送了回來,原因是父母親不贊同。
因此小敏認為,民眾對於流浪動物的基本概念仍需再教育,如民眾僅對品種狗情有獨鍾、不想施打晶片,以及飼養時沒有經過考慮等,她笑著比喻:「有問題的狗都是有問題的主人教出來的,」如果沒有主人的惡意拋棄與錯誤觀念,流浪動物也不會在街上流浪、生病、受傷,或是被安樂死。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