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的開道碑與景美橋

嵌入:
文字-A A +A

景美的開道碑與景美橋

在景美橋橋頭,景美國小圍牆轉角處,有塊立於1909年(明治42年)的「開道碑」。碑文記錄了瑠公圳改道後,填平舊圳道改善街區環境,以及興築木柵路的歷史。開道碑所載這兩事件都影響景美街的發展。

首先,日人治台後開始整治瑠公圳水利系統,將越溪的木梘橋,改建成鋼筋水泥的瑠公橋,又將行經景尾街圳道〈溪邊到景美集應廟前景尾段〉,改走景文街。因廢圳道影響了景尾街區公共衛生,日治政府明令改善,因此景尾官民合作,捐資、填溝築路、設置排水溝,使環境、交通耳目一新。這段景尾街,就是今日的景美夜市的主要街區。

其次,合景尾、內湖兩保甲之力鑿石穿山,打通現今景興路與木柵路口的石門,沿霧裡薛圳道小路闢建景尾街通往內湖溝仔口之道路,也就是今木柵路一段部分路段的前身。

 

開道碑,高180公分,寬83公分,厚16公分,正面刻著景美高家的清末舉人高選鋒所撰碑文、背面刻捐款名錄。原先立於瑠公橋頭的溪畔,後瑠公橋改建、景美溪加築堤防,台北市文獻會將石碑移到二二八公園保存,地方人士一度以為遺失,1996年間一次活動中有人提供資訊,才取回重立於現址,繼續見證景美地區的開發歷史。

談到開道碑,也應再了解一下,瑠公圳如何跨越景美溪及景美橋的變遷歷史。

瑠公圳的水利建設與先民開墾台北市東區地帶有密切關係。瑠公圳自新店碧潭邊取水,經大坪林到景美溪岸,圳道水流如何穿越景美溪成為當時一大難題。

 

木梘--第一代景美橋             景美舊地名掛在興隆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人行陸橋上

當時郭錫瑠、郭元芬父子兩代建木梘為水橋,先是平底梘後改為V型底的菜刀梘,這就是第一代景美橋。而這木梘橋,在新店端稱「梘頭〈水頭、上游〉」,景美端稱「梘尾〈水尾、下游〉」;「梘」、「景」台語語音同,這「梘尾」一詞,經改字、雅化而成景尾、景美,就是今日「景美」地名的由來。

   

                              上右圖   四代景美橋的位址略有不同    

景美橋從1761〈乾隆25〉年起,先後有U型平底梘及V型底菜刀梘;1909〈明治42〉年的水路、車路共構的鋼筋水泥瑠公橋;1963年景美橋,以及2010年斜吊索拱橋等四代。

景美橋的四代改建,期間橋址也略有調整:1760年代的木梘約在今日新店中興路到景美景尾街、日治時期的瑠公橋走新店寶元路到景美景文街〈所以景尾街圳道也廢棄改走景文街〉、光復後的三、四代景美橋則走新店順安街到景美景文街。

日本治台後開始統一管理水利設施,1901〈日明治34〉年起先後頒布「台灣公共埤圳規則」、「台灣公共埤圳規則施行規則」,將重要私人埤圳,如瑠公圳系統改為公共埤圳〈產權仍私有〉、埤圳組合,日治政府公權力逐步介入水利事業的整併與管理;1907年瑠公圳、霧裡薛圳及上埤合併組成「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成為水利事業自治團體,同年11月台北廳長加藤尚治兼任組合管理人,開始瑠公圳整修工程,包括興建景尾溪水道橋、取水口水門、堤堰改造、延長圳路等工程,至1909〈日明治42〉年4月竣工。越景尾溪的水道橋係將原來的木梘,改為鋼筋混凝土的水、車路共構橋,橋面通行人車、下設涵箱做為水路。

 

第二代景美橋  水路、車路共構的瑠公橋,右圖為正興建中,可清楚其結構

1963年因河床淤積、橋體低矮,影響水流,瑠公橋才拆除改建為第三代景美橋,之後因不符防震及重量承載標準,且橋面狹窄不敷使用再次改建,2010年完成就是今日斜吊索拱橋現狀,瑠公橋橋墩在溪底的遺跡,水位低時仍清晰可見。

  

上圖  第三代及第四代景美橋  

   瑠公圳及霧裡薛圳是影響台北盆地開墾的關鍵水利系統,圳道都經過景美,而「開道碑」所記載也是景美段圳道變遷歷史。因此,開道碑雖未列入文化資產,但它見證景美一段開發史,其意義與重要性不容忽略,也值得我們去了解。

                                 公民記者  邱明   報導

 

參考資料:

何文賢  文山學:探討文山堡之景美〈文山學講義及彙編資料〉

高怡仁  四代景美橋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網頁/文山學欄目

時光寶盒  興隆路與羅斯福路交叉路口〈武功國小附近〉陸橋上解說板

 

附錄一、「開道碑」碑文

 「深坑廳長正六位勳五等丹野英清篆額

瑠公圳之源泉從木梘貫流景尾街之中央,臺北廳長加藤君移文深坑廳長丹野英清君改築木梘,移水路於街後,而街中之水路廢為空溝,塵埃委積,污水停滯,非唯損舊觀及市況而已,實有鬱生病毒之虞。丹野君憂之,令景尾支廳長雨田君規畫善計而任經營焉。加藤君聞而喜之,將廢圳之地附與景尾,且助工費,雨田君乃承丹野君命,召夫運土石,填空溝而築道路,兩側設小溝排瀉污水,引瑠公圳而洗滌。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起,工十二月告竣,此除衛生之害與圖交道之便,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工費金二千一百七十五圓,半係景尾公共衛生費之支辦,半為瑠公圳與街民之出資,然而景尾街頭石門外之阪路崎嶇,車馬往來不便,雨田君又承丹野君命,以景尾、內湖二保甲之力,鑿岩石穿山腳,就舊道下邊更開坦路,於是臺北、深坑頓交通由街後者,今咸從街中直達石門外,而景尾之形勢一新矣!豈啻一鄉之幸福而已哉!於戲興此鴻益者,非賢宰之功而誰也?敬誌概要以備徵考云爾。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 景尾街有志者建立  壬寅科舉人 高選鋒書」

 

附錄二、四代景美橋歷史簡表

年代    /  說    明    /     兩端橋址

第一代 /  1761年平底木梘、1767年改V型底菜刀梘〈水橋〉。本來是供圳道水流過景美溪之水橋,常被當人行橋走致損毀,後改用V型底梘   /  新店中興路至景美景尾街

第二代  /  1908年鋼筋水泥橋,名瑠公橋;橋下為輸送圳水涵洞,橋上則供人車通行,橋體過低影響景美溪流而改建。 / 新店寶元路至景美景文街

第三代  /  1963年鋼筋水泥橋,改名景美橋;橋墩4座;橋長80公尺、寬7.4公尺;因橋樑老舊狹窄不符防震、承載重量法規,於2009年拆除改建  /  新店順安街至景美景文街

第四代  / 2010年斜吊索拱橋,仍名景美橋 。無橋墩;長93公尺、寬15公尺;鋼拱橋防洪標準達200年;增設照纜燈、景觀LED夜間照明公共藝術  /   新店順安街至景美景文街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9

加入時間: 2016.09.19

邱明

加入時間: 2016.09.19
179則報導
137則影音
19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47

訪直潭淨水場 探索台北自來水

2023-10-25
瀏覽:
2,504
推:
5
回應:
0
9:17

萬盛溪的美麗與哀愁

2022-10-01
瀏覽:
4,150
推:
49
回應:
0
3:41

風神寶寶帶嫦娥 在志清國小表演奔月

2022-08-16
瀏覽:
4,106
推:
53
回應:
0
3:46

台北城南共學市集 在景美集應廟

2022-07-18
瀏覽:
4,843
推:
110
回應:
0
3:04

惜物愛物 互補換物 跳蚤市場實踐環保精神

2022-07-03
瀏覽:
4,218
推:
66
回應:
0
5:51

三峽茶鄉輕旅行 訪國寶茶師體驗採製茶

2022-04-17
瀏覽:
3,913
推:
26
回應:
0
6:02

尋跡三峽茶鄉起源地 溪南聚落茶金歲月輕旅行

2022-04-15
瀏覽:
5,263
推:
68
回應:
7
8:18

2022三峽綠茶季 體驗好茶碧螺春

2022-03-27
瀏覽:
3,794
推:
23
回應:
0
3:54

景仁里民踏青宜蘭行

2022-03-22
瀏覽:
2,918
推:
15
回應:
0
2:07

中科后里園區 崴立公園櫻花季

2022-03-07
瀏覽:
3,756
推:
30
回應:
0

景美的開道碑與景美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77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77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