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居住空間的擴張,時常是由壓迫其它生物所換來。根據統計,河濱流浪犬的通報案件,佔了新北市動保處通報案件中的六分之一。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特別為此舉辦了三場志工培訓,邀請動物行為專家Polo爸,講解當人遇到浪犬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衝突。
狗兒行為訓練師Polo爸(許朝訓):「今天主要講的是,分開跟行走曲線這兩個安定訊號,因為在面對流浪狗的時候,這兩個訊號是我們主要推廣的目的。走曲線的部分主要會是,讓民眾可以知道,走曲線可以讓狗狗降低壓力,然後避免衝突,然後保持距離。」
狗兒行為訓練師Polo爸(許朝訓):「對狗來說,保持距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距離保持足夠的話,牠們就不會覺得好像你要侵犯牠們的地盤,或是牠們生活的空間。經由轉身,你的身體的朝向也可以讓狗知道,你準備要離開而不是要接近牠們。分開的話就是,有點像阻隔,牠跟在意的人之間會有個隔開,有人把牠們隔開,有人去協調這樣的衝突。」
經過培訓的志工,必須參與至少兩場的河濱宣導活動,將上課所學的內容,傳播給會去河濱遊憩的民眾,希望能降低人與浪犬的衝突。
宣導志工簡湘螢:「之前常常會看到不太好的新聞,但是我自己又很常去河濱公園騎腳踏車,我卻從來沒有遇過被狗追、被狗咬,我真的不懂為什麼,有那麼多民眾會有這個問題?那是不是因為本身,我們跟那那些民眾對待狗的方式,可能是不一樣的,我也希望不是只有我們這些愛狗的人,知道怎麼跟狗相處。」
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表示,希望透過教育,廣納更多的志工一起參與,踏出第一線的救援,改變民眾的想法與認知。
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我們創造人與動物友善相處的空間很重要,我們常看到大家帶著小朋友,媽媽和大人會告訴小孩說,狗狗會咬人、追人,或狗會威脅。甚至我們在面對很多民眾,他們都這樣子的認為,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去改變他們的想法。告訴他們說,其實狗狗有牠的語言,只要我們學習跟牠怎麼相處,我們就可以和平共處,並不一定要去移走牠,或是去驅趕牠。」
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而我覺得,當我們一直講說希望大家有愛心,能夠尊重生命,我們也要讓他去學習知識。我相信有很多民眾關是關心,只是他不知道怎麼去參與,那也有很多民眾可能關心流浪動物,可是他沒有辦法直接救助。他不一定要直接出手,可是他可以來參與我們的教育宣導這,這個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不會做不到。」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公民記者 彭璿 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