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COP22系列報導之九】落實「世代衡平」,青年期望進入氣候決策圈

2016/11/28 18:03
1,66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氣候變遷本身就是一個跨越不同世代的重大議題,「世代衡平」的呼籲是,現世代交給下一個世代的地球環境,不能比現世代當初所接受的環境還糟糕。

國際青年在會場內發起一場有關氣候融資的行動(攝影:詹詒絜)
 
文/詹詒絜(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若問每年 COP 會場內的各種抗議行動是誰帶頭,「青年」絕對是個不能被忽略的活躍族群。雖然現階段還不具決策權,但青年團體的動員能力和膽識,確實正在影響氣候會議的運作過程。
 
世代衡平,列入《巴黎協定》指導原則
 
 讓青年成為氣候變遷國際談判的主要角色,可是有明文規範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條文六〉(Article 6)即明訂:締約方應實行和氣候變遷相關的教育及訓練,並喚起大眾意識 (Education, Training and Public Awareness),上述教育對象和社會運動的主要群體,即是青年世代。
 
 可是,氣候綱要公約只提供氣候行動的精神架構,詳細內涵和指導原則被寫在《巴黎協定》裡,這也是為什麼從第18屆到第21屆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18~21),國際青年團體要費盡力氣地把「世代衡平」(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的概念,擠入《巴黎協定》的前言 (preamble)。
 
 事實上,氣候變遷本身就是一個跨越不同世代的重大議題,世代衡平的呼籲是,以後「現世代」交給下一個世代的地球環境,不能比現世代當初所接受的環境還糟糕。
 
 努力了好幾年,世代衡平終於被寫進《巴黎協定》前言,成為行動指導原則,代表青年接下來有正式的法律依據,要求各國決策者將年輕世代的意見納入考量,訂定友善環境和未來世代的氣候政策。
國際青年在周邊會議講述如何落實世代衡平,左二為TWYCC成員簡世儒(攝影:詹詒絜)
國際青年的下一步,進入氣候會議決策圈
 
 然而,世代衡平的概念聽來雖好,但實際上要怎麼執行?
 
 這屆的 COP22 會議,「國際青年非政府組織」(YOUNGO) 在第二週的一場周邊會議「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Youth Empowerment: Opportuniti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Youth and Parties」(世代衡平和青年賦權,青年與締約方的合作機會),討論出一個初步方向。
 
 第一步,是讓青年進入真正的談判場合,YOUNGO極力呼籲各國,應提供部分青年具有「締約方」身分的識別證。
 
 由於氣候會議並非所有會議皆開放給所有參與者,有些涉及國家或聯盟私下協商的閉門會議,只開放給持有締約方識別證(俗稱 Pink badge)的人參加,使得青年與現世代的決策者之間,在獲得資訊上是不對稱的,對青年來說,也少了一大管道來表達意見。目前已有荷蘭、義大利、哥斯大黎加等少數幾國開始落實,但青年團體希望往後所有締約方都一起開放。
 
 其次是能力的建構,讓青年參與氣候談判的決策過程,就是最好的實踐。
 
 島嶼國家塞席爾(Republic of Seychelles)大使 Ronny Jumeau 便主張,每位青年在未來都是主導氣候政策走向的主力,因此讓青年參與決策討論,及早熟悉國際氣候議題和談判過程,未來更有可能繳出比現世代決策者更好的表現,更知道怎麼做出對的選擇。
 
 儘管不是聯合國氣候公約締約方,但長年來在國際青年的行動場域中,台灣一直沒有缺席。如「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 便在這次的 COP22 會議,多次分享在台灣推動的培訓教育和政策追蹤行動,並聲明未來會繼續和國際青年團體接軌,共同落實世代衡平精神。
 
 
【參考資料】
Edith Brown Weiss, 1988, 《In fairness to future generations: international law, common patrimony,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Tokyo, Japan: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Dobbs Ferry, N.Y.: Transnational Publishers
 
【延伸閱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