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凡蓋過必留下足跡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上)

2016/10/20 14:04
2,480次瀏覽 ・ 5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無論住宅、辦公室、工廠,或醫院、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你我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建築空間,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圖1:建築完整生命週期的五個階段 (來源:低碳建築聯盟)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本文原刊載於綠建築雜誌43期
 
 深秋時分的華山文創園區,空氣中依舊帶有夏天的悶熱感,這種大自然季節交替逐漸悖離過往規律的現象,在極端氣象愈加頻繁的今日,似乎越見怪不怪了。但是,人們該如何面對極端氣候的衝擊?
 
建築排碳量驚人,評估「碳足跡」成必要
 
 在台灣談到節能減碳,多數人關注的焦點不是集中在能源產製、工廠營運或交通運輸等層面,要不就是將要求的對象歸咎於電廠、企業或政府等角色。對於「建築」到底能做些什麼?通常了解並不多。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估算,建築產業消耗了全球將近三分之一的能源、大約兩成的水資源、並產生了38%的固體廢棄物。另一份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也指出,高達51%的全球電力,皆用於建築場域。檢視各國建築業碳排比重,美國38%、日本36%,台灣跟中國也有近三成。人們這才赫然發現,無論住宅、辦公室、工廠,或醫院、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你我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建築空間,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
 
 然而,這不代表為了要減少溫室氣體以拯救地球,我們非得馬上跟有冷氣的現代建築物道別,搬回山頂洞人的原始山洞裡。IPCC報告同樣提醒,既有建築經過改造後,具有50~90%的節能潛力。意即提高建築的能源使用效率,或讓空間設計更加順應自然環境與氣候條件,成為應對極端氣候不可或缺的必要行動之一。
 
 怎麼跨出第一步呢?不妨先弄清楚建築的「碳足跡」吧!成立三年的「低碳建築聯盟」(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LCBA)執行長張從怡妙喻,如同一個人在判斷需不需減肥之前,必須先站上體重計,秤秤自己的斤兩。建築同樣如此,假使還沒算清楚碳足跡的分布與來源,便貿然實施改造工程,或大肆添購節能配備,減碳效果恐怕不如預期。
 
找出減碳熱點,「日常使用」才是大宗
 
 所謂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個人、組織、活動或產品,以直接或者間接方式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換算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用以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而碳足跡計算範圍應涵蓋:原物料開採、生產製造、後續使用,直到產品廢棄與回收處理等完整的生命週期。
 
  按照時間順序,一棟建物的生命週期可分為:建材生產與運輸、營建施工、日常使用、更新修繕、廢棄拆除與回收再利用等五個階段。(圖1)然而,這建築「從搖籃到墳墓」的五個階段,哪個才是最大的碳足跡來源?很多人應該會猜是「建材生產」、「營建施工」這兩個前期的選項。然而,正確答案卻是「日常使用」的階段,而且排碳比重超過六成。大家平常在街上看到的怪手、鷹架、轟隆隆的機具等施工畫面,其實僅是建築所造成環境衝擊的冰山一角。(圖2)
圖2:生命週期60年的建築物排碳比重 (來源:低碳建築聯盟)

 低碳建築聯盟計算一棟生命週期60年的建築物,「日常耗能」階段即產生了61.2%的排碳量。成功大學講座教授林憲德其著作《建築碳足跡》,也以住宅、餐廳、醫院、辦公大樓四種不同建築分別計算,發現「使用耗能」的排碳比例分別從56.4%到85.7%,發現無論何種用途的建築,完工後的日常使用階段,皆是最大宗的碳足跡來源。

 倘若負責規劃的建築師跟業主能在事先建立正確認知,掌握完整的碳足跡樣貌,找出排放溫室氣體與能源消耗的「熱點」,便可從設計初始的建材選擇、結構設計到空間的配置等各層面,加入順應當地氣候條件的被動式節能設計,將建築排碳量從一開始就設好停損點。更重要的是,當日常使用階段製造了最多碳足跡,建築使用者的觀念和行為便至為重要。檢視建築使用耗能產生的六種碳足跡來源:空調、電器、照明、輸送、汙水處理、加熱,幾乎都跟後續使用者的行為有關。這點常被外界忽略,以為替建築減碳只是設計師與建商的原罪和任務,事實上,每天在建築空間內工作和生活的你我,肩上的責任也不小。

續下文
 
 
展期: 9/24(六)~10/23(日)每日12:30~21:0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鍋爐室(華山光點旁)
 
【參考資料】
建築碳足跡》(二版),林憲德著,台北:詹氏,2015年7月。
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著,台北:遠見,2016年9月。
 
 【延伸閱讀】 
建築師的減碳任務》 張楊乾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