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黑熊祕境
【尋訪黑熊祕境】
採訪 柯金源 張岱屏 陳慶鍾
撰稿 張岱屏
攝影 陳慶鍾 柯金源 陳志昌
剪輯 陳志昌
根據統計,台灣黑熊目前的數量在250到800隻之間,活動範圍廣達整個中央山脈,從海拔300公尺到3500公尺都曾發現牠的蹤跡。但是,台灣黑熊最喜歡去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玉山國家公園核心地帶的大分山區。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一月,正是大分地區青剛櫟結果的時節,黑熊從四面八方回到這裡覓食。這個傳說中黑熊的故鄉究竟是什麼模樣?我們跟隨玉山國家公園的保育巡查員林淵源進入大分山區,揭開黑熊故鄉的神秘面紗。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09-05-04(一) 22:00
重播:2009-05-09(六) 11:00
緣起
今年一月,玉山國家公園的黑熊保育小組,在野外拍攝到母熊帶小熊過溪的珍貴畫面,我們的島製作團隊也在今年二月,與黑熊保育小組的嚮導林淵源,深入中央山脈東側的大分地區,探訪傳說中黑熊的故鄉,看看這個瀕臨絕種的動物,在山野中的現況…
本文
根據統計,台灣黑熊目前的數量在250到800隻之間,活動範圍廣達整個中央山脈,從海拔300公尺到3500公尺都曾發現牠的蹤跡。但是,台灣黑熊最喜歡去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玉山國家公園核心地帶的大分山區。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一月,正是大分地區青剛櫟結果的時節,黑熊從四面八方回到這裡覓食。這個傳說中黑熊的故鄉究竟是什麼模樣?我們跟隨玉山國家公園的保育巡查員林淵源進入大分山區,揭開黑熊故鄉的神秘面紗。
我們從花蓮南安進入玉山國家公園,沿著日時期開闢的八通關古道而上,沿路是一個又一個的部落遺址、駐在所與紀念碑。這條路曾經是布農族向東遷徙的路線,也是日本人為了攻打殖民布農族人興建的道路。如今部落頹圮,半世紀前的記憶隱沒在的荒煙蔓草中。
布農族人林淵源,從小跟著父親在山上打獵,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他放下獵槍,進入國家公園擔任巡山員,靠著敏銳的觀察力,記錄山林中各種動植物的變化,也是野外黑熊調查最堅強的後盾。
我們一步步接近黑熊的勢力範圍,還沒看到黑熊的蹤跡,已經聽見各種動物的聲響。在前往抱崖山屋的途中,一行人猛然聽見宏亮的聲吼,猜測應該是黑熊威嚇的聲音,原來黑熊早已經偷偷在森林間注意著我們。
走了三天的路程,終於抵達海拔1300公尺左右,位於大分的黑熊研究工作站。這是一塊平坦的河階台地,舊部落的房舍依然清晰可見。日據時期這裡設有駐在所、學校與衛生所,可以想見,當年熱鬧的景象。光復之後居民陸續搬遷下山,經過半世紀的自然演替,原本的田地已經蔚然成林。現在這裡成了水鹿、山豬的運動場,更是黑熊的自助餐廳。
別看黑熊的身體圓圓胖胖,其實身手矯健得很,就算是十幾公尺高的青剛櫟或山蘋果樹也照樣能爬上去大快朵頤。長期研究黑熊生態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黃美秀指出,雖然台灣黑熊是雜食性動物,但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吃植物,只有在植物產量低的時候,才會去追趕山羌、山羊等其他動物。
大分地區這片青剛櫟的純林,簡直就是黑熊吃到飽的自助餐廳。根據調查,每年冬季,大約有六、七十隻的黑熊在大分地區覓食,也難怪黑熊所經之處,像是被颱風掃過,到處都是折斷的枝葉。可別以為黑熊對森林只有破壞,其實黑熊在森林生態系裡,扮演著重要的的角色,而答案就藏在牠的糞便裡。
黃美秀多年來採集野外黑熊糞便,進行DNA與食性分析。她發現,黑熊在森林生態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一個就是種子傳播者。原來,當黑熊囫圇吞棗地吃下大量的種子後,這些種子經過黑熊腸胃的發酵保溫,又完好如初的排出體外,經過實驗萌芽率比一般的種子還要高。而熊的活動範圍又很大,把含有種子的糞便,拉在另一個距離很遠的地方,所以這些種子等於是以黑熊做交通工具,重新在另一個地方建立自己新的地盤,也造福了其他的動物。
今年一月,第一次拿小型攝影機上山的玉山國家公園的保育巡察員林淵源,在野外拍攝到母熊帶小熊過溪的珍貴畫面,而屏科大的研究團隊,在大分地區架設的自動照相機,也在去年十一、十二月拍到三組母熊帶小熊的照片,讓研究人員感到相當振奮。玉管處處長陳隆陞表示,玉山國家公園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進行野外黑熊調查,很少看到母熊帶小熊的畫面,研究人員一直很擔心黑熊真的會在這個土地上滅絕,直到民國九十三年第一次發現母熊帶小熊,確定野外黑熊還是可以繁延下去,才放下了心中的憂慮。
十年過去,黑熊研究人員一路披荊斬棘,在最艱困的環境做調查,一點一滴逐步累積黑熊生態的基礎資料。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幕後功臣,其實是原住民族世代傳承的生態知識。在過去,許多原住民族都有獵熊的禁忌,在古老布農族的神話裡,黑熊跟人源於共同的祖先,曾經幫助過布農族人,因此殺熊就如同殺人一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但是到了近代,受漢文化以熊掌、熊膽做為藥材的影響,在經濟誘因的驅使下,黑熊也面臨沉重的狩獵壓力。根據黃美秀的調查,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前。平均每年有五隻黑熊被獵捕,國家公園成立後,平均每年有三隻。而1998到2000年,研究人員在玉山國家公園進行捕捉繫放的15隻黑熊中,就有八隻因為曾經誤中陷阱而導致斷掌。
因為人為開發、開地山路導致棲地的零碎化,更是讓黑熊族群瀕臨絕種的重要因素。玉管處處長陳隆陞表示,光是靠玉山國家公園作為黑熊的保護區是不夠的,目前營建署打算成立中央山脈的保育軸,將黑熊的保護範圍擴大串聯起來,解決目前各個保護區孤立不連續的問題。
為了追蹤動物,林淵源吹起了竹笛。笛音一聲聲迴盪在大分的山谷間,呼喚著遠去的黑熊,也催促著林淵源,繼續追尋黑熊的腳步。匆匆的步伐彷彿說著:等一等啊!台灣黑熊,不要消失太快。這個山頭永遠是你的家,等到青剛櫟果實成熟了,別忘了再回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