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談文化 鼓勵青年打破成規
「2009年文化前瞻論壇」十八、十九日在敏隆講堂舉行,現場邀集數位跨界文化人,為未來文化的發展提出建言。
照片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和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文化前瞻論壇:企業如何推動文化發展」中相談甚歡。 圖片來源 : 李薏瑩 |
【記者葉曉芳台北報導】「2009年文化前瞻論壇」十八、十九日在敏隆講堂舉行,現場邀集數位跨界文化人,為未來文化的發展提出建言。
論壇議題分別為「企業如何推動文化發展」、「如何提升社會大眾的文化素養」及「文化作為支點-台灣還有什麼可能?」,從企業、政策及社會環境等角度,探討台灣文化的可能。論壇中,名人也討論到目前教育的問題,並對大學生提出建議。 台灣美育課程往往要學生死背藝術知識,卻不教他們如何欣賞創作。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認為,政府應改變教育方針,培養學生接觸藝術的習慣。 擔任大學志工多年,建弘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白培英則認為,大學的通識課可增進學生文化涵養,學生卻常忽略課程中豐富的藝術文化臻藏,而把通識課當作「營養學分」,不仔細吸收課堂內容,十分可惜。 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指出,國外教育會要求孩子在寒暑假穿西裝應徵工作,增加實戰經驗;反觀台灣家長對小孩保護過度、不願放手,容易使小孩陷入單一價值觀。林懷民笑說,台灣年輕人習慣遵守規則,「不夠野蠻」,偶爾應突破常規,才能激發更多創意。 表演團體是支持整體藝文環境發展的支柱。林懷民感嘆,年輕人在學生時代創設表演團體,進入社會後,熱情和興趣往往敵不過生活壓力,無法延續。社會唯有創造更多表演機會,年輕藝術家才願意繼續投入藝文工作,而非靠少數藝文表演團體資助。 與會人也認為,大學生對國際的認識還是太狹隘。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龍應台在清華大學任教多年觀察到,大學生作報告常侷限在中文網頁資料,視野因此不夠國際化。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則推崇雲門舞集發起的「流浪者計畫」,資助年輕工作者出外學習,提供他們深層思考與實踐的機會。 除了培養國際觀,龍應台也不忘提醒年輕人,台灣其實具備許多優勢,毋須感到自卑。她認為,台灣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最完整的地區,是珍貴的軟實力,學生應以此自豪,「如果要了解中國文化,請來台灣!」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