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學校老師沒教的事 家扶兒夏日談性學習

文字-A A +A

藉由貼近兒童的繪本、體驗活動、遊戲等方式,南台北家扶中心在七、八月份的周三下午,利用六次名為「那些學校老師沒教的事─兒童性教育成長團體」,引導國小學齡兒童,從最基本的兩性不同點出發,建立正確的性觀念與自我保護等立場,循序漸進的以「認識性」、「尊重他人」到「自我保護」等,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學齡兒童,從天生家庭因素的不良發展之際,能有健全性知識以及生命成長的學習空間。

 

性教育的實施在華人社會較為保守、傳統,大多避而不談或草草帶過,性教育的建構仍以學校提供為主,家庭教育較少提及能如何與孩子談性。兒童在青春期前期對性大多充滿好奇,但卻未有足夠且正確的性知識,在不易談性的教育環境,兒少自然會透過「其他管道」為其解惑。在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各類資訊唾手可得,但是否能帶給兒少正確的性知識卻難以得知。

 

  小琳出生在一個傳統型的家庭,小琳的媽媽因為身體不佳的關係無法外出工作,家中的經濟重擔與照顧全都落在爸爸身上,小琳父母較為保守及傳統,因此也不曾跟小琳談論與性相關的知識。社工老師觀察即將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小琳已開始發育,因此鼓勵小琳參加這次的團體活動。原本小琳不清楚「第二性徵」、是什麼,對「性行為」也一知半解,透過團體的介紹小琳逐漸對男女生的身體變化有所了解,也在社工老師的教導下,學會如何使用衛生棉及良好的清潔習慣。薇薇來來自單親家庭,從小由母親扶養長大,早熟的她對於自己的外表相當在意,且對於發育的身體感到不自在,而排斥與男生互動。在這次的團體中,薇薇改變對於自己身體的看法,也透過性別特質的分類,了解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特質與展現,讓薇薇對自己與男生的態度更為開放。對經濟弱勢的家庭而言,除傳統觀念談性不易,家長也常因為工作忙碌而難以監督兒少在人際互動、性方面的學習。為補充家庭、學校教育的不足,並以「預防」觀點為出發,讓學員透過正向、活潑的團體活動,學會如何自我保護、尊重他人,並對性別、性行為有正確的觀念。

 

南台北家扶目前扶助870戶家庭1,600名兒少,弱勢家庭除了經濟資源不足之外,往往在教育方面也相對弱勢。南台北家扶中心王金敦主任表示性教育的給予能有效協助兒童將正確的性觀念內化成可運用的判斷指標,學習自我保護,進而減少性騷擾或延後性行為的發生。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需要各方資源的灌溉,讓兒童們的視野能更為寬廣,以更寬闊的心胸去接納自己與他人。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1.12

magnolia

加入時間: 2009.01.12
494則報導
3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那些學校老師沒教的事 家扶兒夏日談性學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03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03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