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核能發電──魚蝦的殺手?

2016/08/05 23:48
2,832次瀏覽 ・ 1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核能發電──魚蝦的殺手?
 

照片

成大SCM團契-小草工作室能源組 李明翰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郭金泉先生在2013年於網站上發布一則核電與海洋污染的文章,內容提到核電廠所排放的溫熱廢水是殺死許多魚蝦的兇手。

         核能發電的原理為運用核分裂的技術產生極高的熱,讓液態水變成水蒸氣,藉此推動渦輪轉動以產生電力。但為了避免過熱而傷害機體,核電廠會汲取大量的冷卻水來降低溫度。

         在發電的過程中,有許多熱無法轉換成能量使用,也就是會產生所謂的「廢熱」,因此廢熱的溫排水是無法避免的產物。而且為了減少溫排水對環境的衝擊,一般會將溫排水的升溫範圍控制於7~10℃之間,所以核電廠每秒必須至少汲入70公噸的冷卻水。根據統計,以核二廠為例,兩部機組所產生2,985萬瓦特的功率,發電功率僅只有985萬瓦特,熱效率約33%,並每秒排放44公噸、溫差11.9℃的溫排水至鄰近的海域。

         然而,許多動物充斥在核電廠所汲入的天然冷卻水(海水和湖水)中。為了防止生物會附著管壁堵塞通路,影響核電廠的冷卻效果,核電廠通常會設計多重的物理構造並投下化學物質,盡可能消滅去除這些生命,以淨化水質。在水中的動物不僅因汲取而受到強烈的撞擊,也會浸泡在有毒的溶液中。除此之外,經過溫度上升的溫熱水的洗禮,屍體便隨著溫排水棄置在出水口中。

         含有汙染物質的中表層生物的屍體沉降到海底後,會被更高級的消費者捕食。因此,隨著食物鏈的累積,在核電廠旁的海洋生態系便日趨崩毀。這無疑也會影響愛吃魚的人們。

         在熱效率僅約三成的情況下,核電廠的發電效益是否能與造成的汙染成本與生態破壞平衡,值得學者專家研究,也值得大眾省思。

 參考資料:http://www.taiwanwatch.org.tw/node/925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