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民族教育-阿里山國中小 三大挑戰需面臨

文字-A A +A

【記者陳奕之/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自九十四學年度起開始籌備興建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的計畫。起初設校於樂野村落的過程並不順利,曾出現村民「歡迎國中、反對國中小」的連署活動。事實上,村民抱持著兩相不同的意見,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總幹事翁俊雄表示,當時承受各方壓力的嘉義縣政府曾舉辦公聽會,各方關心的學者、家長都與會出席。公聽會的結果,因政府和家長考慮因素眾多,多數傾向減低設校經費,選擇設立國中小的計畫。其公聽會的過程,也將原本欲朝向鄒族民族學校方向,導向現行的升學教育。              

                                                                                                                                         新學校備受各方矚目,校方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圖片來源/蔡政儒

  經過不斷協調和溝通,阿里山國中小將進入竣工階段,也開始對外招生。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籌備處主任浦忠勇強調,未來,阿里山國中小將會面臨許多新的挑戰。迎向新的挑戰,才能決定阿里山國中小的下一步。

國中小合併 校園霸凌讓人擔憂

  國中小的合併問題近年來備受矚目,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國民小學老師黃雅真表示,國中小所目前面臨的問題,以校園霸凌的問題最讓家長擔憂,它曾經是左右阿里山國中小設校考量的關鍵。以高雄縣那馬夏鄉三民國中小學為例,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分開成三民國中、民權國小。現職高雄縣那馬夏鄉三民國中教導主任顏添福,當時為三民國中小教導主任,在兩校分離近四年的今天,他表示,當時雖然國中、國小行政分離,但配合家長及社區的需求,仍將學校分開。由一個學校變為兩個學校,教師員額的增加,管理學生及校務的分配趨於方便,家長較放心將學生交給老師。以當時的三民國中小來說,小學校的老師並不多,當校園霸凌的問題出現,教師處理該問題的時間,就多過於在課業上的用心、在校務上的專注。

  目前阿里山國中小校園規劃,國中校舍雖與國小分離,但會出現共用校園與操場的情形,曾讓老師與家長擔憂。有老師一度提出質疑,屆時倘若有校園霸凌問題出現,老師在時間上的配置必定有所調整。浦忠勇深感此問題嚴重性,他表示,國中學生的偏差行為比例較國小學生多,校方在生活輔導上會多用心輔導。老師對於由國小升上國中的學生,熟悉程度高,勸阻及輔導的成效將會增加。

山區小學校 師資少難完備

  教育部教師員額分配有相關規定,學生班級數與教師的比例為1:2。未來阿里山國中小,在國中部份計畫將有三個班級,配額六位老師。此六位老師除了備課、教課,還必須花時間處理行政上的校務。以高雄縣三民國中小為例,顏添福表示,他當時為三民國中小教導主任,同時兼該處室八個組別,又必須擔任國中部三個年級的國文專任老師。如此繁重的校務與課業,對於老師而言無疑是相當大的壓力。浦忠勇也坦言,在師資上很難達到完備的狀態,只能緣木求魚,盡量向縣政府爭取教師名額。阿里山國中小也希望可以在個別科目皆擁有專業科目的教師,不但可以使學校行政完善,同時也能提升學校競爭力。未來若學生名額足夠,各年級皆增設一個班級,即可擁有十二位專業科目教師,這是目前校方的目標。

新學校新氣象 家長持觀望態度 
 
  正在興建中的阿里山國中小,未來將擁有比以往更豐富的教學資源與設備,但舉凡上述校園霸凌問題或師資問題,國中小的未定性與不安成分太高。阿里山鄉的應屆學生、家長與老師們皆抱持著觀望的心態在關心阿里山國中小的未來與走向。此外,招生問題也成為一大考驗,預計九十八學年度竣工的校舍,延宕至今尚未完工。嘉義縣政府教育處依照原計畫,要求校方進行九十九學年度招生計畫,並於校舍完工前假民和國中校舍授課。

  即便在部落裡有就近照顧孩子的優勢,校方也畫出優渥的資源大餅,但目前未竣工的校舍與未確定的課程方向也會成為家長卻步的一大原因,這讓校方在招生上有著偌大的困難度。浦忠勇表示,未來三年是關鍵,也是模範。校方會竭盡所能,讓家長信賴,向學生承諾的資源與師資一樣都不會少。待建立起彼此的信賴以後,就朝著既定的目標經營下去,成為阿里山鄉的教學資源中心。
                     

相關新聞連結:

阿里山民族教育-阿里山新國中 山上學生不再辛苦

阿里山民族教育-用心安排課程 盼民族融合

阿里山民族教育-生活環境改變 原民母語漸消失

阿里山民族教育-鄒族之美 文化真諦在生活中

樂野部落新視野 浦忠勇潛心經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6,039
推:
46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3,845
推:
2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2,738
推:
2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12,375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4,333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4,309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9,033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4,288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4,273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894
推:
1
回應:
0

阿里山民族教育-阿里山國中小 三大挑戰需面臨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8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8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