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薏筑、王俊傑/台北市報導】成列的貨架上擺放著各式生活用品及食物,看似一般便利超商,但每樣商品的標價都比市面低上兩到三成。這裡是台灣第一個社區型食物銀行─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由忠勤里里長方荷生一手創建,在弱勢族群比例居高不下的社區內,替三百多戶中低收戶解決生活困境,點起微光。
方荷生認為社會上太多物資被浪費,應該將物資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攝影/陳薏筑
食物銀行換「實物」 捐贈物資好去處
方荷生表示,成立食物銀行的契機,源於有次他帶著廟宇團體捐贈的物資探視獨居的長者,發現一次次送去的白米連拆封都沒有拆封,「好幾袋的白米就堆在那邊,上面更是長蟲。」他才發現,很多的愛心在不了解他人真正的需要之下,可能無法形成幫助,反而是資源的浪費。
一開始,方荷生很直觀地募集老人家需要的紙尿布拿去交換用不著的白米,再將白米送到需要的人手中,這逐漸激發他建立食物銀行的構想。「每一筆愛心物資都很珍貴,怎麼能夠浪費。」方荷生皺著眉頭說,從二〇一二年開始,經過一年多的募資、計畫,終於在二〇一三年募到兩百萬建立南機場的食物銀行,匯集從其他慈善機構所捐贈的日用品、生活用品,食物銀行也成為「實物銀行」。
食物銀行中各式生活用品,可憑「存摺」中的點數兌換。 攝影/陳薏筑
有別於單向「發放」的團體,方荷生引入「社區貨幣」的概念,讓加入的每一位會員擁有一本「存摺」,每個月發放五百點供會員換取物資。至於物資的來源,除了民間團體捐贈,透過方荷生遊說,部分量販店進而合作,在收銀檯旁放置手推車,供購物民眾捐贈多餘的商品。「讓原本剩餘的物資,再一次的被利用。」
結合社區服務共享 善用社區貨幣
「有沒有看到架上有價值八百點的棉被、冬衣?每個月只有五百點要怎麼換呢?」方荷生賣了一個關子,他說,食物銀行也結合了社區服務,會員可以透過擔任志工,幫忙老人送餐、搬東西等,賺取額外一個小時二十點的點數。方荷生表示,弱勢的里民不只是需要物資,更是需要自尊。伸手拿之餘,也可以付出他們可以做到的服務。
食物銀行員工替顧客掃描「存摺」並為他們換取物資。 攝影/陳薏筑
食物銀行庶務負責人,平常總是在櫃檯第一線服務的程俊威更表示,除了發放物資外,也常幫上門的顧客做「理財規劃」,提醒他們有什麼工作可以換取點數。有次,有位年輕人上門求援,希望能夠取得銀行中過期的商品,在了解之下,才知道年輕人原本北上工作,生病後失去經濟來源,又不敢回家,才上門求助。「其實不只照顧在地,也變成尋求幫助的地方。」程俊威說。
期盼惜福理念開展 發揮物資最大價值
食物銀行在方荷生手中穩定地發展,目前已經服務近一百五十名里民,有了忠勤里的成功案例,許多人向方荷生學習食物銀行的操作經驗,對此,方荷生表示樂見其成,他說:「這些東西我也只是分享我的經驗,跟實踐過程中的基本理論,學會了又能服務更多人,這是好事。」但他也不諱言,現在大多的食物銀行,都還處於純「發放」的階段。
方荷生說,其實他的目標不只是這社區的食物銀行,希望能夠推廣到每個家庭中的剩食資源,舉辦「街頭冰箱」的活動。讓冰箱中剩餘用不到的食材,產生再次利用的價值,想出一定的辦法保鮮、安檢,讓不只是弱勢家庭可以隨意取用,發揮愛物惜福的精神,賦予食物第二生命。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