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朗讀-為愛讀出心中的伊甸園
有的時候,我們總用冷漠來偽裝出自己的堅強
只因為我們害怕,別人看出那個脆弱的自己
有的時候,我們總以猜心而顯出自身的偏見
只因為我們擔心,別人看出那個愚昧的自我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
看完《為愛朗讀》 (The Reader)》這部電影,雖然電影開端不得不驚呼這是部充滿愛情情色的藝術電影,並非憨人不懂得欣賞藝術,而是在情慾的世界裡,不免擔憂無法體悟藝術凌駕於電影裡的深層意涵究竟為何?
不過,越到電影尾端,越能感受這個故事帶來的鋪陳與橋段,是一部讓人動容的文學小品。女主角Hanna(由凱特溫絲蕾所飾演)與小他十歲的男主角麥克所譜出的戀情,在她毅然決然的離開後,因緣際會地在十多年後,Hanna因承擔二戰後的戰犯刑責在法庭的審判下被宣判無期徒刑;原因是女主角因為擔心被人看穿她是文盲,而用羞愧承擔了戰犯下的所有刑責,男主角則隱身在法庭的另外一角,卻用冷漠來藏匿可以讓女主角換得自由的事實。
也許,人生中總有許多的錯過與無奈,我們往往在若有所失之間,省思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但就是因為很多時候一旦當下沒有行動,日後的遺憾卻會像個無黑洞般地鑽進心底。片中的高潮迭起,我覺得也許不是在男女主角縱情於肉身的這段時光,但也因為那段時光彌補了Hanna對於文學的渴慕,當麥克用朗讀娓娓道來托爾斯泰、海明威…等文學作品,卻也埋下了影片最後的重頭戲。
幾年過後,男主角麥克開始面對過往,回憶當時的他們,亦或許他無法忘懷那段意義深刻的回憶,他開始用錄音帶錄下他所閱讀的文學作品,寄給在獄中的Hanna,每當Hanna收到一次又一次的錄音帶時,彷彿就像曙光般地帶給他人生的另一種希望,因為這些錄音帶讓她獲得人生的另一個開端。她開始朗讀,開始學習如何拿筆寫字。這一切的一切,都因為麥克的付出而富足了她在獄中的生活。也許最後,電影尾聲的結局不是個happy ending,但是我想這個故事的文本,本來的用意就是要讓我們可以省思它所呈顯的問題。
最近,因為位置調度的關係,所以坐在總會公關的附近,往往可以不經意地耳濡目染許多伊甸的故事。在伊甸,我們也有為愛朗讀的故事,曾經聽到關於一個原本連說話都有困難的孩子,因為教保老師的堅持與不放棄,用閱讀故事的方式將聲音錄下,給那些成長路途緩慢卻又辛苦的孩子。事實證明,愛的確可以讓人帶來力量。孩子們也因為自己的努力不但學會說話,也可以讀懂故事書裡的意涵。
我想,正如同John Rawls筆下的「正義論」所提及的「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當我們能夠屏除一切真正地回到原初的自我,不帶任何立場地思考任何事情時,那個最本我的自我方才沒有任何的偏見;但是往往經歷過不同背景與社會經歷洗禮的我們,也許已經很難再站在那個原初點來看待所有事情。所以,我願意相信一個有愛的地方就會有希望在,伊甸不但是給予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愛的力量。也希望有朝一日,期勉自己也可以因著愛的動力,無怨無悔的付出。
文/羅依婷(資發處管理室)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