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教育部推動新資源幫助弱勢族群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2016/05/31 11:35
2,26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權益相比一般學生一直以來都是較弱勢的,然而在近十年原住民學生的權益逐漸受到重視。

 

   教育部在102年1月1日起,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第十八條推行在各大專院校設置『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仁大學目前是設置最成熟的學校。而後其他大專院校也跟進設立,至今年已有35校設立原資中心或專責的輔導單位。

 

  

照片

全台大專院校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專責輔導單位分布圖(製圖/陳芯穎)

 

原住民學生休退學率高

 

    在近年大專院校原住民學生的人數是年年在上升的,根據統計處的分析在99年到103年間從1萬多增加到2萬多,上升比率約31.5%。

 

    但退學率卻也是逐年往上升,相較一般學生多了2~3%。

 

    輔仁大學原資中心阿外老師表示「輔仁大學原住民學生休退學情況曾經衝到最高是16%,到了103年才開始有慢慢下降的趨勢,直到今年做的調查統計已降為11%」。

照片

輔仁大學原資中心阿外老師講解目前學校原住民學生休退學狀況(攝影/陳芯穎)

 

    然而其中的原因有經濟問題、自信心(歧視問題)或是基礎知識不足等造成學生有休退學的想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意識到成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的必要,希望鼓勵原住民學生人數達100人以上的大專校院設置此中心。

 

    但原住民學生未達100 人的學校,仍可以設置。並希望透過此單位幫助到更多的原住民大學生。

照片

 (表格製作/陳芯穎)

 

弱勢學生資源多卻不知

 

    其實很多大專院校所提供給原住民學生的資源很多,但學校的處室過於繁雜,所以許多學生有問題或是需要卻不知從何詢問及申請,因而漏掉許多訊息,造成學生權益的受損。

 

    若將原住民學生各方面的事務設成單一窗口,對於學生會比較方便,也可以讓學校真的照顧到更多的原住民學生。所以這也是教育部一直推行各校設置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的其中原因。

 

    但許多學校目前還未成立此中心,而學生也不知道有此管道的存在。

 

    國立台灣運動大學休閒系的鄭仲志同學表示:「幾乎都是回到部落才會透過當地的長輩得知有關補助或是工讀的資訊。」因這些資訊大多都會以公文的方式傳到原住民地區的鄉公所,再由當地的公所來宣傳或通知,所以才會造成得知訊息的速度落後。

 

    而國立台東大學也是一樣的情況,東大教育學系二年級江瑞亭同學認為「應該要多宣傳讓其他偏遠大學的學生都可以知道」。

照片

東大教育學系二年級江瑞亭同學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聽過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攝影/陳芯穎)

 

原資中心提供資源多元

 

    原資中心可以保障原住民學生在學生活並提供課業、生涯輔導,並且會舉辦原住民文化相關自主學習課程(例如:手工藝課程、族語課…等),讓原住民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的文化並自主學習。對於經濟吃緊的學生則會提供許多就業、工讀的機會。

 

    也會定期舉辦許多的相關講座,在104年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協助輔仁大學在南北兩區舉辦全國大專校院原住民族學生高峰論壇,把各個學校的原住民聚集起來,讓學生針對在求學的過程提出遇到的問題以及建議。

照片

104年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共同協助輔仁大學所舉辦的全國大專校院原住民族學生高峰論壇現場(攝影/陳芯穎)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提升原住民高等教育就學比率並降低休退學率。

 

    有設立原資中心的大專院校每年都會有原民會撥下來的專款補助,最高可申請到20萬元,若是新設立者最多可申請到50萬。

    而除了輔仁大學外,中國文化大學的原住民學生比例也很高,據校方統計105年就360位的原住民學生,文大學生學習資源組柴昌維組長表示「今年已開始向原民會申請成立原住民學習資源中心,希望可幫助到更多學生,不只是學習資源上的需要,也希望建立一個專門處理原住民學生事務的空間」。

 

照片

(表格製作/陳芯穎)

 

原資變蚊子館經營不善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都政治系大一巴舒庭提出:「設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並沒有幫助到原住民學生,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資訊。」

 

    其實建立後的推廣跟經營也是很重要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期早有設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但卻沒有好好積極的經營,相關網頁也沒有定期的更新跟原住民有關的資訊,就會造成很多資源及空間的浪費。

照片

截圖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文化教育暨生計發展中心官網(截圖/陳芯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