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原住民族望嘉舊社部落Saljemedj祭儀重現系列活動
【公視peopo公民新聞 程德昌/屏東 望嘉】祖靈祭排灣語maljeveq又稱為人神盟約祭,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的古老傳統祭典,也是南島語族中最隆重的祭典之一,每五年舉行一次,因此學者及其他族群常誤稱五年祭。來義鄉轄內目前仍保有meljeveq祖靈祭典的村落有古樓、文樂、望嘉、南和(高見、白鷺兩部落),特別的是只有望嘉部落沒有進行刺福球的儀式。
依照傳統嚴格來說,每個部落都只是一個ljemedj神石與ljeveljeveqan祖靈祭場,但是部落領袖家族一旦狀大起來,可以擴大勢力範圍增設鄉觀祭場,望嘉部落就是這種模式發展出來,目前已經擴展到七座刺球場,可惜這是民國三十六年當時的榮景,換句話說望嘉部落已經中斷這個祭儀有七十年之久了. 根據望嘉部落耆老轉述,是因為被迫遷村時仍然對當時日據高壓統制非常恐懼,因此沒有把ljeveljeveqan的神石一併遷徙下來,導至每五年一次的祖靈祭,缺少了最具代表性的刺福球部份,有鑑於此望嘉七大家族,與部落耆老研議恢復完整maljeveq儀式,由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負責指導,交由屏東縣來義鄉嘉魯禮發‧魯飛禮飛家團傳承文化發展協會主辦,並委由屏東縣來義鄉望嘉社區發展協會、 屏東縣來義鄉望嘉村辦公處協辦,在105年三月份展開頗具歷史深遠意義的系列復振工作.
基於對祖靈的尊敬,祭典是神聖且保守莊嚴的,所以這項工作期間,都有其禁忌及規範族人不許觸犯,牽引saljemedj期間,保存了靈媒和祭司專為儀式吟唱的歌謠祭歌。 文化復振工作過程內容,包括祭儀前對祖靈的照告殺豬及安置家族神石,以激發族人對傳統肩負傳承的使命感。訓練製作祭儀的刺球場座位與血藤福球的編織。由部落族人分工進行刺球場整地、植樹工作、意象坡坎的周邊環境彩繪美化工程。
計畫內容社區參與籌劃,由望嘉社區發展協會討論會議,部落媽媽廚房組製作祭品,如祭祀用的豬骨頭、豬肉、吉那夫,望嘉文化祭祀工作者頌揚祖靈、祭歌傳唱等. 執行方式分為認識部落祭儀文化座談,小米文化與族人巧手,製作祭品如吉那富、小米捲、小米粉團,祭儀前昭告殺豬,暨安置七大家族saljemedj神石碑,以激發族人對傳統文化肩負起傳承的使命。訓練製作maljeveq祖靈祭,刺球場座轎與血藤福球編織。由部落民眾分工進行整地、植樹工作、意象駁坎周邊環境彩繪美化工程。
人的資源、人力分工部份,望嘉社區總戶數302戶,編制鄰數14鄰,社區面積約28.01平方公里。望嘉社區發展協會動員了會員150人, 部落媽媽教室12人,望嘉文化祭祀工作者10人. 祖靈祭文化復振工作預期效益,運用本部落內失業的中高齡族群,組成原住民部落工作團隊,經由民族圖騰文化藝術,更深層的認識和部落美化建設,藉著實地生活經驗與故事來保存它,並透過靈媒祭司傳統固有宗教儀式,與信仰來極體進行保存。是部落文化的精神核心所在,代代相傳維護,是族人聚集祭拜、祈福、祖靈的聖地,象徵著望嘉部落族人的精神,繼續肩負文化保壘守護者的共同使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