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繪風箏,野餐童樂會」~105年度兒童保護宣導活動
「小明,11歲,父母常常因為指責對方疏於照顧家庭,甚至摔東西、肢體拉扯,但當孩子介入勸阻時,卻被父親甩一巴掌,還曾經開煤氣威脅全家要自殺,家庭中的暴力行為,無形帶給小明許多負面隱形情緒,只是小明說不出口,也不知該如何去排解」
「小奇,6歲,常央求父母帶他一起去公園玩,但換來都是下次再說!如果再多嘴或哭鬧,就被處罰不給飯吃、要叫警察帶走,小奇只好閉嘴,常常一個人待在房間孤孤單單,聽著門外父母吵架的聲音…」
小明、小奇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可能在家中、鄰里或社區就能聽聞,親子衝突頻繁上演,言語暴力正悄悄的侵蝕親子關係,加上現今科技發展速迅,3C產品總類多元,享受便利生活的當下,也拉遠了親子間的距離。家扶基金會分析今年蒐集的465則(344案)兒虐新聞中發現,兒童遭到虐待而死亡或重傷害的原因可歸納為家庭功能失調(包括親職功能不足、經濟弱勢佔75.37%)照顧者情緒失控(46.38%)、關係失和(包括關係不穩定、家庭衝突佔21.74%)以及身心失常(包括藥酒癮、身心疾病佔14.5%)的家庭「四失」因素,當我們進一步分析家中存在暴力言語或行為的兒少其負面感受時,發現孩子對於言語暴力的負面感受不亞於肢體暴力,照顧者在口頭上管教的手段,雖然不涉及身體傷害,但「威脅交給警察」、「威脅自傷傷人」、「摔敲東西給與恐嚇」、「威脅中斷家庭/親子關係」、「不給飯吃」是最讓兒少感到壓迫的,兒少面對家庭暴力或不當照顧的反抗行為,都極可能對於家庭關係或教養互動上出現負面的惡性循環,甚至會直接與家長惡言相向、肢體暴力、打自己或物品,凸顯暴力行為,對於兒少的發展十分不利。
為了讓民眾更正視兒童保護且理解到,保護兒童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家,南台北家扶中心於5月22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舉辦「用愛繪風箏,野餐童樂會」大型戶外兒童保護宣導活動,活動場地在「萬華區青年公園」,以「家庭日」為概念,邀請親子家庭一起來野餐、彩繪風箏,推廣慢活家庭休閒活動,鼓勵父母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創造親子互動的機會平台。在活動中穿插親子互動遊戲和家扶基金會專利設計的兒保桌遊、你農我農開心農場的兒保宣導,更有精彩的踢踏舞、氣球趣味秀、LDK舞蹈、中山女高迎曦康輔社、弦樂社表演,打卡送好禮,報名活動還可以獲得野餐墊、風箏等神秘小禮物,活動免費參加,以行動力挺兒童保護,讓暴力遠離。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黃清高副局長、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工科徐慧英科長、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陳淑娟主任、及南台北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蔣乃辛主委、姚寶珍副主任委員、陳學驊委員、周淑慧委員、嚴善慧委員、王金敦主任及贊助企業代表號召參與下,期待透過一系列兒童保護宣導及給予民眾親子互動平台,強調預防勝於治療,邀請民眾一起成為兒保守門員,留下幸福記憶,讓幸福記憶成為家庭的復原力,成為親子關係的保護因子!為兒少建立一個幸福家園。
南台北家扶中心王金敦主任表示:「家扶基金會投入受虐兒少的輔導服務工作今年邁入第30年,南台北家扶中心服務內容包含預防宣導、團體活動與輔導、家庭及個案工作、兒少安置追蹤..等。所協助的孩子多數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受傷的身體與心靈需要被發現、關心及保護,在此呼籲學校、政府機關及各社區系統,以及民間社會福利單位,應全面建立起孩子的防護網,主動覺察,立即關懷,家庭不要將家庭衝突當成家醜,打開心房接受相關協助,各界積極行動為兒少建立一個平安快樂的成長環境。此外受虐兒少傷痛修復所需經費及人力的龐大與沉重,我們除了倡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能擔任保護兒童好鄰居外,也期待民眾能捐款響應加入兒保之友,協助家扶推展兒保工作,一起捍衛童權、用愛包圍受虐兒,共同打造兒童健康成長的安全環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