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檳榔前--你該知道的口腔癌
在台灣第一屆檳榔文化博覽會開辦後,各界引發了不少爭議,雖然主辦單位表示現場會以檳榔大餐、檳榔副商品及藝品,扭轉一般人對檳榔的有色眼光,但展覽場上的人體彩繪、showgirl化身為檳榔西施走秀,卻搶走了大部分的風采,漠視了檳榔在醫療、衛生與環保上的爭議。
在台灣,檳榔一直與口腔癌關係密切,約有9成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他們的罹病率較未嚼食檳榔者,高出28倍。而根據衛生署統計,10年內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從1700位增加為4700位,成長160%;死亡人數則從約1000位增加為2200位,成長110%。口腔癌已成為台灣青壯年男性最易罹患的癌症。
近幾年,陽光看見了這群因口腔癌導致顏損的朋友在生心理上的需求,決定投入服務給予協助,從去年9月至12月,陽光口腔癌新開案人數就高達291人。在陪伴傷友治療、復健、學習自我照護到求職的歷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病友在身體受到病痛、手術折磨時,還要面對生活劇變的影響,包括飲食方式、口語溝通、外貌改變、家庭經濟來源的困頓等,都造成他們生心理極大壓力。而手術後,所造成的顏面改變,也可能讓病友因此怯於社交互動。
但比起罹病後的治療與心理重建,我們更希望能早一步預防口腔癌的發生,而根據統計,88%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醫學研究報告已經指出,檳榔本身含有檳榔素、檳榔鹼,有些檳榔中還會夾入含有大量的黃樟素的荖花,造成致癌性,而石灰等添加物,也會刺激口腔黏膜造成病變,所以長期嚼檳榔極易造成口腔癌等疾病。
但是因嚼食檳榔而罹患口腔癌的病友絕非咎由自取!口腔癌患者可能是對檳榔危害認知不足,也可能是因為環境影響,認為嚼檳榔能幫助提神,或是在地域文化下,從小就嚼食檳榔成癮。在口腔癌罹患率逐年成長的警訊下,陽光已開始推動校園與社區宣導,希望大眾不要再為口腔癌患者貼上負面標籤,同時提醒嚼食者了解檳榔可能造成的危害,盡速戒食檳榔,並定時進行口腔癌篩檢,積極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自我篩檢 有以下徵兆時請儘速就醫:
1.口腔內黏膜表面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
2.口腔內有不明原因的腫塊,觸摸時不一定有疼痛感。
3.口腔內有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的黏膜潰瘍。
4.口腔有不明原因的出血,頸部可摸到硬塊。
5.舌頭的活動性受到限制,舌頭半側知覺喪失或有麻木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