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牡丹花佛光山盛開 富貴滿溢好彩頭
[記者:李彥儀 App高雄市網路連線報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詩仙李白於酩酊之際奉命入宮,為正在沈香亭欣賞牡丹的唐玄宗和楊貴妃賦詩助興,寫下膾炙人口的〈清平調〉3首,詩中以人花互喻,姿容相應,成為歷來詠牡丹的絕唱,李白也因而贏得「牡丹花神」美名。
牡丹是中國特有花種,型大、色艷、馨香,變化繁複,是帝王后妃的最愛,也是騷人墨客鍾情歌詠的對象。傳說李唐時的長安和洛陽,每年一到4月牡丹花季,「一城之人皆若狂」,「瘋牡丹」儼然成為老少咸宜、官民同樂的全民運動。
佛光山2016春節平安燈法會首次推出牡丹花展,2千5百株來自「牡丹之鄉」山東渮澤的牡丹,在藏經樓歡喜迎賓,數萬花朵齊放,形成壯觀的豔紅花海,喜慶祥瑞、熱鬧繽紛,是全台首見。
民間習慣以「富貴花」、「花王」稱頌牡丹,抒發對人生富貴繁榮、吉祥圓滿的潛在嚮往,由牡丹衍生的傳聞不僅多,且面向廣,文化層次格外豐富。最耳熟能詳的故事出自《鏡花緣》,武則天在某個冬日酒後,下令百花在次日風雪中同時盛開;諸花不敢違抗,唯獨牡丹抗旨,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至洛陽,就此在洛陽落地生根,造就「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盛景。故事中的牡丹仙子展現威武不屈的剛正氣節,和嬌貴柔弱的外表迥異其趣。
牡丹也是「母親」和「生死不渝愛情」的象徵,巧的是這段傳聞也和武后有關。某日武則天在御花園賞牡丹,想起早逝的高宗曾以「獨佔人間第一香」誇讚她貌如牡丹,此後抑鬱寡歡,思念高宗成疾,情緒反覆無常,甚至下令焚盡牡丹,連群醫也束手無策。武后之子李顯得知原委,認為「心病還須心藥醫」,便嘗試研磨牡丹入藥,並親侍湯藥,武則天因而痊癒。牡丹不僅是「愛戀之花」,也是「體察母親心意」之花,愛情、親情都少不了它。
「花開花落二十日」,牡丹花期短,花團錦簇的背後,有著繁華似夢的蒼涼,榮枯輪轉,讓賞牡丹添了禪味,古來不少寺院都以牡丹知名,鼓勵賞花者以各自的生命歷練,和燦放的繁花對話。
某位李唐皇室後裔邀法眼禪師到園中賞牡丹,請禪師開示,法眼禪師當下吟出一偈:「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意在提點這位末代王孫:你的時代已過去,要懂得放手。
某人慕名買下一幅畫牡丹名家俞仲林的畫作,後來發現畫中的牡丹並不完整,好似「富貴不全」,便要求畫家補上幾筆。俞仲林好整以暇答道:「牡丹代表富貴,這牡丹缺了一邊,不就是『富貴無邊』嗎?」果然只要懂得轉念,人生就無煩惱。
面對豔冠群芳、燦爛似錦的牡丹花海,你會想到什麼?漫漫春節假期,除了忙著「追劇」外,不妨到佛光山「追花」,感受全民「瘋牡丹」的狂熱與歡樂,也讓富貴滿溢的花中之王,帶來新春好彩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