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媽媽嘮叨背後的善與愛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 黃錦敦心理諮商師)

文字-A A +A

上接:

重塑自我尋找脫困自在之路─讓愛成為一種能力 (黃士鈞心理諮商師)

https://www.peopo.org/news/298567

**************************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是黃錦敦心理諮商師的敘事治療心法密笈!我用了僅僅兩天就看完了,每每觸動到自己的生命歷程,其中黃錦敦提到因為喜愛旅行的天性和母親的想法不一樣,每每需要用謊言來搪塞旅行的理由,實現自己旅行的渴望,最後由於太太的提醒,和母親和解得到真正的支持,我也是一路走來都是喜歡出外去探究花花世界,結婚後更是努力要活出自我和獨特,常常和母親認命及一般的個性相左,就這樣有隔閡與摩擦。

直到退休我帶著老媽去游泳,老媽從不會換氣到能一天下水斷續能游200公尺,實在是她堅強毅力的表現。自從我決定教老媽游泳後,每次看到我就抓著我問她游泳上發生的問題,日日夜夜都想著游泳的細節,就這樣老媽的游泳技術一直進步,體力也越來越好,一開始我會陪著老媽在泳池的每個細節,隨伺在側,包括在旁邊保護著她上下泳池、在泳池裡的每一秒鐘都看著她,從一開始換衣服到進入SPA池、去熱水池/草藥水池泡澡、到上下泳池的樓梯,在旁邊顧著她游泳,到後來她都自己獨立很怡然的上下樓梯游泳,完全沒有遲疑和害怕。從能換氣到進步,一天天都有進步,真是為老媽感到驕傲。。。

在照顧老媽的這三年半來,我跟隨著老媽一起成長,從不懂事到漸漸抓出些竅門,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堅持去作自己的決定,就算與主流意見不同也咬著牙去撐著,信念就是經由一點一滴的經驗累積而成,觀察再觀察,變是人生不變的唯一真理。。。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這本書特別的是一位心理諮商師的旅行,在他來看相當於修行,去見識不同的人的生命價值與信念,衝擊回他自己既有不變的軌道,去思考生面的意義,是一種很特別的方法,不同於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泛泛旅行,讓我能更深入淺出的體會到作者寓大於小的用心。

從這本書的內容可以看到非暴力溝通操作的精髓,讓原來的技巧式練習,多了心法的傳授。原來條條大路通羅馬,觸類旁通,讓我對自我成長又有更深的體悟。不過本書提到要百變的操練,才能有所成就,我很慶幸自己走在正確的學習路上喔。

2015年『非暴力溝通』花蓮一日工作坊學習心得分享 Jim & Jori Manske 美國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資深培訓講師(一)

https://www.peopo.org/news/290413

**************************

P012~015

忙碌的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聚在一起,在看似聊天但其實用心說話的分享裡,不斷成全彼此想活出的樣貌。

錦敦,是我認識的人裡,最「用心想辦法尊敬眼前的人」的人。。。是我認識的人裡,最「不急著解決問題」的人。。。

感受錦敦認真地問自己:「在如此困難的當下,他們是怎麼努力面對的?」

「問題,不是敵人。。。治療一個問題,我們有輸有贏,治療一個人,我保證,我們一定贏,不管結果是如何。。。」就是因為錦敦能這樣想,所以才能這樣不急著解決問題。

(在非暴力溝通裡,我們也被教導,不要解決問題,先聆聽、先同理,不給建議,不給批判,情緒處理了,對象的問題就減輕了。。。)

錦敦,是我認識的人裡,真的好好看待自由與冒險的人。

錦敦,是我認識的人裡,最不讓別人「型塑」他的生命樣貌的人。

錦敦眼睛閃著光芒和我說:「想到接下來的日子,會有愈來愈多年輕人背起背包在旅行裡找自己,就覺得好棒!」

P016~017

旅行中,最棒的是,因為旅行帶來的不確定讓旅程變得更豐富,旅行讓我打開生命的廣度。。。

謝謝錦敦,幫我打開了支線故事,原來生命不一定非得照著既定軌道行走,旅行對我來說,就像離開了主流世界的軌道─「離軌」,因為「離軌」讓我有機會看到自己生命裡其他更美好的部分。

一位優秀的心理師是如何在生活中去實踐敘事治療的精神,想知道他如何從旅行中遇見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異文化,從這些不同的文化裡學會懂得欣賞和自己不同文化的人,也從別人的文化裡看見自己身上獨有的美好。。。。

P021

我們的世界可以有多大,一個是看我們往外能走得多遠,一個是往內可以走得多深。旅行和心理治療,是我生命裡的雙眼,幫助我看見世界。

。。。民宿主人像讀詩一般,說了這樣一句話:

「牠,是用三條腿來讚美生命的存在。」。。。「我們四肢健全的人,許多時候都不容易活得很好,牠只剩下三條腿,卻可以活得這麼快樂,這不就是『用三條腿在讚美生命的存在』嗎?。深刻有關,是擴展人生與學習的重要管道。但曾經接觸旅行和心理治療的朋友也會知道,這兩者都需要冒某種程度的風險,都需要在挑戰中砥礪自己、不放棄,才有機會抵達彼岸。而過程中諸多不確定的「風險」,常把人檔在探索生命的門外。自由和代價,向來是「無法精算的兩難」,其中的智慧也是眾多旅人所渴求的。。。

P039~043

誰可以代表上帝,把不同變成有病

喜歡長時間工作的義大利人SAM,只是與家鄉大多數人的選擇「不同」而已,這樣的不同和「病」扯步上關係,但因為當地的「主流價值」也經自動化地選擇地使用「人不應該長時間工作」作為單一標準,因為Sam不同的選擇就被定議程「有病」了。。。

當一個人不同的選擇被看成「病態」時所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人得用力地扭曲自己,因為你沒有變成大家期待你的樣子,就會不停地被別人指指點點,人常活在這種「隱形的監視」之中,就容易失去自己,獨特性就失去了容身之處。。。

生命裡的確需要許多標準做為我們行事與思考的判斷標準,因此重點不是可不可以使用標準,而是要思考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標準才適合是的。使用不合適的標準就會讓我們用有問題的方式來定義一個人,那會讓人討厭自己,造成「自我認同」上的重大傷害。許多活得憂鬱或自我傷害的人,就是在心裡討厭自己、氣自己、無法接納自己所造成的,這就是錯誤使用標準的結果。

「自己是否有哪些地方因為與別人的選擇不同,而開始懷疑自己『有問題』?

「我們是否因為別人和我們很『不同』,就自動化地把別人看成『有問題』?」

。。。

若在物質世界裡,所謂的文明就是有多少先進的科技和設備,有多少完善的公共建設,那麼在心靈的世界裡,所謂的文明,我認為就是生活在這個文化裡的人有多少包容性、多大的氣度,可以涵容這許許多多不同的人,讓人們不論異同,都能完整地擁有「身為人的價值與尊嚴」。

我打從心底相信,老天爺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是被設計成「壞掉的」。因為我們不是產品,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我們確實有不同、有差異,但沒有任何人士壞掉的。

P048~053

因為差異,我們有了遠方

能夠成為彼此的遠方,是因為彼此的不同,才能提供彼此需要的養分。如果上一篇文章,我要說的是「不同不等於問題」,那麼這篇文章裡,我要說的是「許多時候,不同不僅不是問題,還是生活裡美好養分的源頭」。正是因為我們彼此有所差異,才能在我們需要擴展視野、活化心靈的時候,有個可以去的地方。。。

有差異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差異才是問題。。。一樣米養百樣人。。。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如此不同,差異本是生命的樣貌。」

「差異不僅沒有不好,更是這世界可以豐富精彩的源頭。」

「不要急著反對或消除差異,聆聽差異,我們就有機會更理解一個人的內在世界。」

瞭解一個人是經營關係的重要關鍵

沒有成見且可以欣賞差異,是瞭解一個人的起點,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努力。

P058~60

師傅說:「要做好一張椅子,這塊木板正面反面、正面反面,至少要翻過一百次。」。。。

「人,不也是一樣,也要這樣翻來翻去百次,才可能會好。治療,那能一次就好」。。。

「那麼人呢?是否也該如此被對待?是否也該回到手工的味道裡呢?」。。這不僅是心理治療師要思考的事,也是身為父母、老師、社工等陪伴他人生命的人要放在心裡的事。

P065

彭明輝老師寫了一本書「生命是長期且持續的累積」,道出一個人要活出自己獨特的樣貌,需要透過長期的生命累積,無法急切。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作者: 彭明輝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3531

(申述網路文章〈困境與抉擇〉的主題「生命是持續而不曾間斷的累積過程,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希望讀者在面對人生時,要能既積極又從容:一邊累積各種能力,讓生命的力量得以滋長;一邊不時放空自己,讓生命得到呼吸與喘息的空間。)

P071~075

通常當事人來尋求諮商時,會帶著某種困境或問題前來,這種充滿困境的故事,敘事治療稱之為「問題故事」。一個述說問題故事的人,我們常看到他的能量都卡在問題裡。一個活在問題故事的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會用有問題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容易把自己定義成一個失敗的人,這在敘事治療裡稱為「有問題的自我認同」。如果問題故事說的事一個人「不想這樣活」的故事情節,那麼敘事取向的助人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陪伴來談者離開問題故事,並走向他「盼望活出」的故事,敘事治療將這樣的新故事稱為「支線故事」,所以有人說敘事治療就是陪伴一個人從問題故事移動到支線故事,這樣的移動稱之為「故事的改寫」。

把眼光從問題故事移開

去找廖師傅求助,他當然可以藉機教訓一番,但教訓的結果,我的目光就會停留在問題故事裡更長更久,如此只會讓懊惱或害怕的反應更大,這對我要達成的目標沒有幫助。廖師傅沒有這樣做,他的反應是「知道了」,然後幫助我把眼光從問題故事裡移開,告訴我不要把心力花在懊悔與錯誤裡,重要的是,不要忘記繼續前進的方向。這樣做就讓困難維持它原來的大小,不是忽略,不是放大,但依然看見要去的地方。一個人持續走向要去的地方,就是創造支線故事的重要路徑。

賴佩霞在「回家」這本書裡,說過一個小故事。

爺爺告訴孫子:「我們心裡住著兩匹狼,一匹是兇惡的狼,一匹是良善的狼。」

孫子問:「哪一匹的力量較大?」

爺爺說:「當然是你經常餵養的那一匹。」

如果我們的眼光總是停留在問題故事裡,如同餵養了問題故事般,問題故事的力量就會愈來愈強,我們想要離開問題故事的期待,反而愈來愈困難了。同樣的,如果我們練習一次又一次地把眼光移動到支線故事裡,也是一次次的對焦在我們想要的故事上,那麼我們想要活出的樣子就能得到力量。

「我們要一次次對交在支線故事」,並不意味著傾聽「問題故事」是不重要的,一個人會帶著問題故事來,一定表示有他重視的東西,有他的心情需要被理解,因此當我們陪伴一個人時,接納與看見問題故事的存在、理解問題對人產生的影響,這些都是與人貼近與同在的重要方法。但敘事治療認為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此,更重要的是要記得陪人一起移動眼光和腳步,往他想要的支線故事前去。。。學習把焦點放回支線故事裡,對於離開困境,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下次我們生命走進了問題故事,可以試著當自己的嚮導,嘗試在心裡問自己:

「如果這是我不想要的故事版本,那麼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最懂你的朋友看見你所面對的困難,他會告訴你:接下來要怎樣做,就是走在自己的路上?」

「在面對這件事情時,不論結果如何,你會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什麼?」

「遇到這樣的困難,還努力撐著不放棄,是因為自己心裡真正的渴望是什麼?」

透過這樣的問句,有機會讓我們從問題故事的迷霧中,找到繼續前進的方向。

「碰到問題,說『知道了』,然後就往自己想要的方向繼續前進」,美好的生命故事,也有機會在這樣的路徑裡,發芽滋長。

P085

練習聽過故事後,不去判斷對錯,不去診斷是否正常,也不用建議該如何做才好,而是好好地感受他的故事,並在心裡問自己:

「從他的故事裡,我感受到什麼?」

「從這個故事裡,他正在訴說什麼渴望?」

「從他的故事裡,我收到的禮物(影響)是什麼?」

用對他的瞭解,自己收到的禮物來代替「判斷與評斷式」的回應,這就是敘事治療聽生命故事後的回應方式。透過這樣的回應,、我們就能以生命對生命的方式給出見證,如此,生命相互影響就會帶著療癒的力道,滋養彼此。

(這部分就是非暴力溝通的演譯)

P086

山上的學校

美珍老師靦靦地說,這其實是寫給她自己看的,因為她上課時望著同學,就會看見這幾個大大的字。她要提醒自己:「不管是怎樣的孩子,都不要放棄他們!」這樣她才有資格對孩子說:「不管怎樣,你們都不可以放棄自己,因為老師沒有要放棄你們任何一個。」

P093

相信「人不等於問題」,是解構問題的基礎。

「人不等於問題,問題本身才是問題。」

「我們不能用問題來定義(代表)一個人,人永遠比問題更豐富。」

「在問題之外,一定有他的獨特以及可以被欣賞的地方。」

「除了學習障礙的問題描述外,觀看這個孩子,還有什麼可能?」

回到生活裡:透過問題外化來看見珍貴

「不管主流觀點怎麼說,我看見眼前的這個人,哪些地方是我會佩服的?」

「不論結果如何,眼前這個人,他在面對問題和挑戰時,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好好珍惜的?」

P094

回到生活裡:透過問題外化來看見珍貴

「不管主流觀點怎麼說,我看見眼前的這個人,哪些地方是我會佩服的?」

「不論結果如何,眼前這個人,他在面對問題和挑戰時,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好好珍惜的?」

當初選擇踏入助人或教育領域的初衷,我想我們最在乎的並不是「容易或費力」,我們想要思考的核心問題是:

踏入這個領域,是因為我們想怎樣對待一個人?

是因為我們想陪伴一個人走到什麼地方?

是因為我們想陪一個人可以怎樣地看待他自己?

P108

回到生活裡:鬆動框架的路徑

路徑一:找到建構框架的源頭

首先找到這個「困助人的框架」建構的源頭,並從「人是自己生命主人」的位置,對框架評估思考

問自己:

一、找到建構的源頭問句

這個困住我的框架,是如何在我成長的文化裡被建構出來的?

二、檢視文化傳遞框架的路徑與脈絡

我是如何接收到這個觀點的?

是誰告訴我的?這個觀點對他們有什麼重要性?對我也同樣重要嗎?對我是否真的那麼『理所當然』?

路徑二:思考多元選擇的可能,我們可以繼續問自己:

這樣的觀點適合自己嗎?

這樣的觀點,是否真是我唯一的選擇?

如果有可以讓我脫困的觀點,那會是什麼?

P114

視野,就是空間

當我們看到「都是為了過生活」這個脈絡後,心裡就長出一個大大的空間,大到可以裝得下原本讓人困難的事情。

透過更大脈絡來理解一個人的方式,在敘事治療裡稱為「脈絡性理解」。

我記得父親與多年好友合資開旅行社,結果錢被其中一人吞了,另一位朋友很氣憤,要去和他理論,父親說了一句話,我們都有家有兒女,他什麼都沒(當時剛和一父親介紹的女子結婚,抱養一女來養),不要和他計較了。,想想這就是脈絡性理解的實例吧!

善解,是一種選擇。

離開評斷,理解才能發生。

當我們可以「離開是非對錯」、「進入對方的世界」,就有機會發生脈絡性理解。因此在生活裡,當我們想要更深刻地懂一個人,就可以在心裡這樣問自己:

「如果不論是非對錯,從他的角度來看,你會說這個人的行為是為了哪些更深刻的渴望?是為了滿足什麼重要的需求?」

我們可以想像,即便是面對一個輟學、打架的孩子,這樣的問句都有機會幫助我們,在面對他們時少了對立與指責,多了深刻理解的可能。

P126~127

先說關於作自己的「冒險」。不管如何準備,生命的際遇是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的;也就是說,不管你做哪一種決定,收需要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甚至,即使選擇不冒險都是一種冒險。試想,如果當初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想法,聽父母親的話留在山上,他們這輩子可能就沒有機會知道自己的生命可以走到哪裡;他們可能一直帶著這樣的遺憾。從整個生命的視野來看,這種無法活出自己想要的一輩子,或許才是更大的風險。

我不是說大家都要勇往直前,不必考慮危險;也不是說只有「勇往直前」才是唯一正確的,人生許多時候懂得考慮危險、安靜等待,路才能走得長遠。我要說的是,我們在人生裡不同的選擇都會有不同的代價和風險,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更清楚「如果真的要冒險,那麼為了什麼而冒險,對我們才真的有意義」,投入有意義的冒險旅程,而不是盲目的冒險,這才是更核心的思考議題。

。。。最珍貴的是,他們一路上沒有放棄傾聽自己的聲音,他們依循內在聲音的帶領,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次次的選擇。

其次是關於生命藍圖的建構。。。他們並沒有清楚生命的藍圖就出發,會不會太衝動了?我想,思考過後的行動是重要的;但生命本身其實,是不斷發展與變動過程,我們需要透過和外在環境不斷互動,才能慢慢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做些什麼,那是一種在流動中建構的過程。因此,我一直認為所謂的生涯規劃,不是一次做好五年、十年的計畫,然後按步驟實施;而是透過逐步描繪、屢次修正方能成形。我認為,當生命藍圖有個雛形,足夠點燃我們採取行動能量時,就可以出發了。但一路上切勿忘記,持續探索自己與外在世界,努力把自己的生命藍圖畫得更加清晰美麗,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責任,也是持續走在自己路上的力量來源。

走在路上,就是活出自己

回到生活裡:給逃走一個位置

只要走在自己的路上,不論是掙脫、探索、嘗試。。。都會是人生旅程裡精彩的一部份。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這種傾聽自己聲音的「奔逃」,其實不會讓人迷路,反而是帶領人遠離「不屬於自己的道路」的重要行動。

遇到想要奔逃的人,或是自己想要奔逃時,記得,先不急著批判,可以是著用以下的問句嘗試對話:

「會想逃離,是因為想要離開什麼?」

「離開這些,對你來說重要的是什麼?會怎樣影響你的人生?」

「離開這些,對你來說重要的是什麼?會怎樣影響你的人生?」

或是:

「想要逃離,是為了守護哪些對自己重要的渴望獲價值?」

「想要逃離,是為了追尋哪些想要的生命品質或樣貌?」

透過這些對話,就有機會更加清晰自己內在的聲音。

P142

回頭看看自己的prefer,我們可以這樣問自己:

「如果先不管別人的想法,你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為什麼?」

「如果不論成敗對錯,你想要怎麼活這一輩子?為什麼?」

「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說,你最想跟自己說的是什麼?」

如果你正在人生的某個困境或轉彎處,也可以這樣問自己:

「在生命這個時刻,面對這件事情,怎麼想或怎麼做才對得起自己?」

「面對這個挑戰,要如何回應,比較能幫助自己過想要的生活?」

P165~169

觀看困境故事的兩個層次

麥克。懷特說:我們說故事,就是在對人行使權利,選擇不同版本的故事說,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

以尼泊爾搭公車經驗為例:

。。。人在資源少的環境裡討生活,已經要很努力了,我若如此輕率地給出這些人「如此糟糕」的評價,這是不尊重,更是一種大大的誤解。從敘事治療的語言來看,這些只看得見困境與問題的故事版本,叫做「第一層故事」。。。

提醒自己:先放掉自己成見,安靜觀看、用心聆聽,並在內心問自己:「在如此擁擠的公車上,這些人是怎樣面對的?」也就是「資源如此不足的狀態,他們是怎樣因應的?」從這個角度思考,我才能看見:原來分享與界線的融合,是他們在擁擠的公車裡能安在相處的關鍵。我才能看見當地人如此豐沛的生命力與智慧。這樣的故事版本讓身處資源缺乏的人們獲得尊嚴與敬重。在敘事治療裡,把這種看見困境理人們的可貴故事,稱為「支線故事」或「第二層故事」。第二層故事的重點在於看見身處困境的人們如何奮戰、如何因應,從這個角度觀看,往往會看見完全不同的世界。

說什麼故事,是一種選擇

回到生活裡:看見第二層故事的路徑

一、不帶成見。。。

二、嘗試觀看更大的背景。。。

三、解構式的好奇。。。

四、產生脈絡性理解。。。

五、敘說支線故事。。。

故事怎麼說,人就怎麼活。當我們有看見第二層故事的眼光,就可以傳遞出好的故事,產生影響人的力量。

P170

許多時候,受苦艱辛的過程其實是長出力量的重要途徑。

力量,是屬於生命的,嘗試透過各種困境與挑戰一步步累積起來的,

金錢,絕對買不起這種力量。

卡爾。湯姆(Karl Tomm)所言:「故事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故事能增長能力和幸福,故事也能限制、剝奪與貶低人們。。。」我們如何敘說故事,是要謹慎的、要有所思考與選擇的。在說故事前,可以先回過頭來問自己:

「我們選擇敘說的故事版本,對這群人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樣的影響是我們想要的嗎?」

因為我們開始說故事,就開始發生影響力,說故事前,我們內在得清楚這樣的故事版本會如何影響人。

P178

許多治療取向的治療目的都設定在:「消除問題」,認為問題消除了,人才能健康起來。但敘事治療的觀點確認為,人要健康起來,不能只看到問題是否解決,而是要把眼光落在「人」的身上,也就是敘事治療更重視「人在困境裡,是如何被定義的」。

在困境裡的他,已把自己定義為「弱勢者」、「受害者」。這種把人和問題劃上等號的自我定義方式,在敘事治療裡稱為「有問題的自我認同」。。。當人用這種方式來定義自己,往往會長不出力量,而只會持續抱怨自己、抱怨人生。。。

敘事治療看到一個人面對問題時,不會只想著問題有沒有消除,而是陪伴當事人一次次地去看見他與困境奮戰的故事,發展出「偏好的自我認同」。如此,不管問題有沒有解決,這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力量,一個有力量的人,心裡就會健康。。。

回到生活裡,當我們陪伴一個人面對困境時,當我們發展處理問題的方法時,就可以把這樣的圖像放在心上,如此問自己:

「如果用這樣的方式面對(處理)這個問題,對於這個人的影響是什麼?」

「他會怎樣看待他自己?」

「他會因此更相信自己有力量,還是把自己看成更糟的人?」

助人者若有這樣的思考,就能幫助自己在陪伴他人面對問題的同時,也照顧到問題背後這個人。

見證,是一種重新定義的儀式

這樣看一個人,我們一定不會輸

探討人性與醫療的影片─心靈點滴,主角Patch 在冷漠的醫療體制裡強調要加入人性。。。他甚至實驗性地成立一家獨特的醫院,提供人性化的照顧,卻被主流的醫療體系控訴,提到一個醫學委員會裡檢討。他在委員會場上答辯時,說了一段話:

死亡有什麼不對?為什麼我們如此恐懼?為什麼我們不能以人性的尊嚴、優雅甚至幽默的方式來看待死亡?死亡,不是敵人,我們要挑戰最嚴重的疾病,其實是冷漠。。。治療一個疾病,我們有輸有贏,你治療一個人,我保證,你一定會贏,不管結果如何。。。

P187

從頭到尾,因為我沒有真的要發問,所以Ched並沒有站到「指導者」、「老手」的位置來教導我,他同在,他在一旁,他讓我嘗試,讓我掌握自己的節奏。最後,他不看我哪裡不好,不探究打滑的原因,只想見證他所看見的美好。

那天下午,我在雨中健走後,胸膛抬得又挺又高。

P188~190

Ched在領我健走的過程裡,最棒的一件事,就是讓我自己經歷困境與解決的過程,讓我用自己的力氣、自己的路徑去嘗試,於是成功後,就會更信任自己。這篇文章,我從助人者的角度來談談,如何陪伴一個人透過經歷挑戰的過程,看見自己的力量。

讓人成為自己的專家

在心中種下一顆信任自己的種子

回到生活裡:讓我們成為對話與見證的專家

如果說,助人者不再是提供答案的專家,那麼助人者的角色是什麼?我認為,在敘事治療裡,助人者會是「對話與見證的專家」

P191

讓人得力

他與我同在,卻不剝奪我在挑戰中學習的機會;他給出空間,讓我擁有自己的速度與節奏,讓我在旅程裡可以當自己的主人;他讓我有機會創造出好故事,然後在一旁見證我的故事。

伊莉莎白。萊瑟(Elizabeth Lesser)在她的著作─破碎重生(Broken Open: How Difficult Times Can Help Us Grow) 裡,談到她自己的傷和療癒過程。在經歷多位治療師的陪伴後,她對所謂的「治療者」提出觀察,她表示:「療癒者不以力量控制人,而是致力讓別人得力」、「導師、治療師、療癒者,是幫我們得力,自己療癒自己」。這樣的觀點和敘事治療不謀而合,治療師不是治療中心,不當專家,讓治療中的光與力量從當事人身上長出,讓他們看得見自己,療癒自己。

P193

我一直以為,NAMASTE和我們文化中的「您好」是一樣的意思。直到回到台灣,朋友子芸告訴我NAMASTE的意思是:

I bow to you.

I bow to the divine in you.

I honor the spirit in you which is also in me.

原來NAMASTE是兩人在相遇時,彼此用「內在神性」相互連結的意思。

「你是某位聖人或大師嗎?」「我只是個平凡人,我只是盡力把自己活得好,好讓別人見到我時,可以照見他自己。。。」

「遺失了某個樣子的自己」

P195

想念自己的時候

有時我自己也會卡在某個地方,讓偏好的自我縮得很小,在這種樣子待久了,我就會想念起自己的某種樣子。這種時候,為了重新喚回自己,我常移動去找朋友。。。。

或許是因為這些朋友擁有獨到眼光,可以認出來我原本美好的樣子;或許是這些朋友「活」著的樣貌,存放著一些訊息,讓某些部分「美好的我」可以因此開啟。就像那位高僧說的,我們可以從他人身上的美好照見自己美好的樣子。

P199

迷路的時候

「面對這個困境與挑戰的過程,誰會最懂你?」

「在這樣困難的時刻,你最想找誰來陪你共商大計?」

「這個人聽到你這段經驗後,他會發現什麼?」

「他會怎樣看在這個困境中的你?」

「他會說你最難得的地方是什麼?」

「他會說面對這個挑戰,有那些重要的能力早就在你的身上?」

這樣的問句,能夠邀請重要的會員在被陪伴者的心裡「發聲」,讓他們的心得到支撐。

P201

Never End Peace And Love  NAMASTE

P208~210

心法與技法,何者是真功夫?

沒有了心法,失去對待人的願意和中心思想,再好的技法都是空的,會缺乏力量。如同一棟大房子卻沒有打好地基,底層是虛的。但若一個人心法到位,即便技術拙劣,一樣能支撐出滿滿的療癒味道。。。

在敘事治療裡,心法仍要放在核心位置,一個人有多願意打開心胸,有多願意放下自己的既定偏見,不論面對誰,遇到什麼問題、什麼症狀,有多願意視對方為一個完完整整的人,這些才能決定治療的核心要素。

熙娟老師的話做結尾:

「敘事治療對待一個來談者,常是用款待的心情來迎接的。」

P212~213

生命的隱喻

這幾年,我最喜歡的照片不再是登上山頂,然後比出V的手勢,我更喜歡觀看在路上的人們,如何踩著那一步一步。。。

生命關注的兩個焦點:一是「珍惜可以行動的自己」,一是「把目光移動到過程」。。。

隨折經驗的累積、年歲漸長,我才知道有許多事是科學到不了的地方。於是我開使用我的方式尋找。。。最後,我開始改變我的工作焦點,從觀看「問題是否解決」移動到「這些走在困境路上人們的身影」,才赫然發現另一個世界。。。

觀看「結果」,只能看到成功或失敗,但觀看「在路上」的人,可以看見力量,因著這些力量,我可以一次次地被他們感動,我,才知道尊敬他們。

P215~216

為新視野再上路

我看待生命的視野,一次次從底層改變,我不僅關注這個人有什麼困難、卡在哪裡、哪裡需要幫忙,我更去看見:這些在困境裡的人所展現的力量、韌性與善意。

當我擁有這些新的視野,重新觀看所謂助人工作,就深切地理解:助人工作不應只是提供具體資源、消除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們知道他們自己的生命有多麼不容易,他們活的樣子早已透露出力量與價值。

P230

如果,你正處在關係的困境裡看不見出路,只能盡力地為彼此撐著,也別忘了,即便是這樣的時刻,都足夠美好、足夠被尊敬。誰知道五年、十年後,這個故事會怎樣說?。。。因為我們知道生命旅途裡,有一起撐住的故事,才會好聽。

P234~235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

當初和太太彼此應允走入婚姻,不也是一場「未知的冒險之旅」嗎?。。。親子關係不也是如此?。。。就算有千千萬萬的未知,我們依然能知道,什麼樣的姿態、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這場旅程更充滿意義和學習。在一次次的旅行裡,我學到重點不再是如何控制到「沒有意外」,而是要帶著像孩子般「好奇的眼光」,好好去經驗這一路上所發生的。沒有未知的旅行,精彩從何而來?

P236

因為「有沒有上路」不是旅行中唯一的重點,重要的是,我從這樣的決定裡看見了什麼?面對這樣的事,我的方法是:把這件事自然地放在心頭,不忽略它,但也不鑽牛角尖地苦思,繼續過生活,先任它若隱若現,直到我可以看見它的意義。

兩週後的某一天,我心裡突然靈光一閃,一句話浮上心頭,眼眶就濕了,我知道我看見了。我在工作室大大的白板上寫下:

我要在自由裡愛人,我也要在愛裡自由。

在愛中長自己

還好,年輕時我願意踏出腳步,好好長出自己;還好,若干年後,我願意轉身回家,擁抱我愛的家人。

********************

全文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看見媽媽嘮叨背後的善與愛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 黃錦敦心理諮商師)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4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4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