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雄家扶中心105年大專助學金募款計畫-為夢想出征,家扶助你一幣之力
為夢想出征,家扶助你一幣之力
透過教育成功脫貧,一直是北高雄家扶中心努力的目標,但每學期開學前的學費總是讓許多家長和孩子煩惱不已,這筆可觀的金額對一般家庭而言已經是沉重的負擔,對於弱勢家庭更是苦不堪言。所幸在社會大眾的愛心協助下,減輕這些弱勢家庭的經濟負擔,北高雄家扶中心每學期提供有心向學的大專學子一萬元的助學金,讓他們可以安心讀書。
這些孩子在讀書之餘也進行實際的回饋行動,將獲得的給予透過其他方式傳遞下去。如阿國自幼就接受家扶的協助,在有能力後參與中心的自立釣竿方案、自立協力方案和義工隊,協助刷油漆、帶領活動、進行社區回饋等,阿國很感謝因為參與中心活動,讓他獲得許多踏實與成就感;俊霖擔任花蓮家扶中心的到宅服務和南華認輔的志工,並曾參加過中心的釣竿方案。俊霖從擔任志工中,學習到如何與人建立良好關係,設計活動與經驗累積,也體會到助人者為樂的道理;于芳曾經擔任中心幼蒙方案的志工,在參與期間,其學習到許多寶貴的志工經歷,更激勵自己朝向「社工師」之路邁進;浩萱積極推廣原住民文化與傳統,教導部落孩童功課,是部落孩童學習的榜樣。他們都是北高雄家扶中心協助的大專青年,在課業之餘用自身的力量回饋社會,付出讓他們更有價值。
當天的募款活動,浩萱、于芳和俊麟擔任中心的代言人,分享自己的夢想,並將夢想黏在圓夢氣球上,北高雄家扶中心扶幼主委宋慶信、前主委林勝德、李榮裕副主委、林福生委員、林福建委員及魏宗胤主任與代言人們一起將夢想氣球種在夢想花圃上,將資源匯集為夢想澆灌,藉由社會善心人士的一幣之力,讓大專青年的夢想得以實現。
北高雄家扶中心二十多年來持續為扶助的大專生籌募大專助學金,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魏宗胤主任表示,現今大環境的不景氣,導致捐款逐年下降,中心募款越來越辛苦,擔心無法順利募得足夠款項幫助這些孩子,寒假過後,新的學期就將到來了,中心預計在這學期為250名大專生募得250萬元,讓家扶大專青年們能夠順利註冊,並用心完成學業,意者請直接聯絡北高雄家扶中心;聯絡電話:(07)621-3993轉9、鳳山服務處(07)776-5080或旗山服務處(07)662-5104。
【逐步圓夢-積極面對人生的阿國,希望成為家扶認養人】
家住鳳山的阿國從小跟母親、外祖母相依為命,生性儉樸的他是個積極向學的孩子,今年阿國將就讀國立大學研究所一年級,回想到從年幼(民國80年)家裡就接受北高雄家扶中心的幫助,一直到就讀大學,因為家扶中心大專助學金的協助,讓他得以持續完成自己的升學夢想並考上研究所,其真的很感激生命中協助過他的人。
在扶助期間,阿國曾經參與中心家友會志工隊、自立釣竿方案、自立協力方案,曾協助愛家刷油漆、帶領懇親會活動、社區回饋等,他很感謝因為參與中心活動,讓他獲得許多踏實與成就感。未來他也希望能回饋家扶成為認養人,讓這份愛繼續延續。
【成為心理師-服務人群】
俊霖居住在鳳山,在父母親離異後,由母親一肩扛起照顧三名子女的責任,不料母親在一場車禍中嚴重受傷,外祖母接下母親的重擔扶養一家五口。
俊霖是個有自我想法的孩子,面對父母離異和母親受傷皆能正向思考,尤其看到外祖母為了一家人辛苦的工作,更激勵俊霖積極及認真向學。
俊霖就讀國立大學心理系,有大專助學金的協助,不僅減輕經濟負擔,也不用為生活費煩惱,而能專心於學業,未來會繼續以成為心理師之路邁進。俊霖接受家扶的協助和學校服務學習的課程體會到助人的精神與意義,擔任花蓮家扶中心到宅服務和南華認輔的志工,並曾參加過中心的釣竿方案。俊霖透過參與志工和活動,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回饋社會,讓其收穫良多。
【我的社工願-關懷弱勢】
家住鳳山的于芳,在父母離異後,由母親獨自扶養四個小孩,于芳排行老三,自民國99年起開始接受中心幫助,至今已扶助五年,其在校成績表現優異,成績一直維持在良好的水準之上。于芳曾經擔任中心幼兒啟蒙方案的志工,協助陪伴兒童與家庭,在參與期間,于芳收穫很多,學習到許多寶貴的志工經歷。現在就讀特教系的她,在參與過的志工活動中,接觸到許多需要服務的對象,讓她對未來有明顯的期望與目標,那就是成為一名「社工師」,可以幫助弱勢或需要協助的人,也是回饋社會與曾幫助過她的人。
【回部落任教,為教育盡一己之力】
浩萱出生於高雄那瑪夏區,也就是早期的三民鄉,那瑪夏位於高雄市東北部之山嶽地帶,地處偏僻資源有限,浩萱在有限的學習資源下,一路勤奮向學,目前就讀台灣師範大學二年級。
浩萱的母親在浩萱四歲時因病過世,由父親從事農作收入扶養家中四名小孩、祖母和負擔家中生活開銷。在浩萱懂事後肩負起照顧年事已高的祖母和年幼的妹妹的責任,也會到山上協助父親整理農地與農作物的種植與銷售,減輕父親的壓力。
浩萱在課業之餘積極參與原住民的社團活動,推廣原住民的文化與傳統,也利用寒暑假回部落的時間,給予部落孩童課業上的指導,是部落孩童學習的榜樣。未來浩萱希望可以回到自己的部落從事教職工作或到其他的原住民部落任教,為教育付出一己之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