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二十一棟綠建築之後

2015/12/22 14:06
2,768次瀏覽 ・ 28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過往建築或被視為能耗設備的載體,但其實也是各類減碳策略,將會交錯發生的處所‧‧‧利用建築節能達成減緩氣候衝擊的影響,與大自然的直接反撲相較,反倒是最溫和的一種方式。"

圖:台達電子南科廠將樓梯外移到中庭,鼓勵員工多加利用。這是台灣第一棟達到鑽石級的綠建築,完工於2006年。(圖片來源:台達電子)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刊載於綠雜誌12月號) 

    過去十年,台達不論是自建或捐建,總共新建或改建二十一棟綠建築。這些建築不論是廠辦、研發中心、區域總部、甚或是學校、住宅、歷史建物等,不論建築是作何種用途,都能找出適合的節能方式,並讓建築的使用者感受到綠建築的好處。

    這樣的成果,自然值得跟國際社會推廣。當今年十二月在巴黎,全球各國的代表,正為新的氣候協議齊聚商議時,台達也將綠建築實際節能成效,展示給與會各界參考。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最新的報告,直指建築有50%~90%的節能濳力時,台達直接將成功的個案轉化成展覽,在巴黎大皇宮完整展出,也向國際社會證明,現有的技術已足以讓建議大幅節能,差的只是政治決心。

    但在蓋完這二十一棟綠建築之後,倒底能為地球暖化造成哪些貢獻?

    在第五份聯合國氣候評估報告(AR5)裏,將全球各國如何促成建築減碳,作了十分完整的統整。包含以下十六項:

1. 建築法規 (Building Code) 
2. 建築標籤與認證 (Building Labels & Certificates)
3.
強制性能源稽核( Mandatory Energy Audits)
4.
提升電器能耗標準 (Appliances Standard)
5.
推行能源標章制度 (Energy Labeling)
6.
公共採購永續性商品 (Sustainable Public Procurement)
7.
建立強制性能效要求與交易制度 (Energy Efficiency Obligations & White Certificates)
8.
建立碳交易市場 (Carbon Markets)
9.
能源稅與碳稅 (Energy & Carbon Tax)
10.
綠色商品免稅機制 (Use of Taxation)
11.
綠色補貼 (Grants & Subsidies)
12.
綠色信貸 (Soft Loans)
13.
鼓勵能源服務業 (Promotion of Energy Services)
14.
喚起公眾意識與資訊公開 (Awareness Raising & Information Campaigns)
15.
公眾示範計畫 (Public Leadership Programmes)
16.
自願協議和談判協議 (Voluntary & Negotiated Agreements)

    這些計畫或多或少在各國已被執行,並可量化計算出其對建築的節能成效,然而每一項卻也都值得持續精進。以台灣而言,或多或少都已有基礎,我們在建築法規、大型公共建案以及一些公眾示範計畫,都持續在推動以及強化大眾對綠建築的認知,但要開始導入更為嚴格的管制與交易制度,不論是強制性能源稽核、能源稅與碳稅、碳交易或能效交易制度時,現行的作法就略顯顢頇,尚不能讓節築的減碳濳力,毫無限制的發揮。


圖:COP21 期間,台達於巴黎大皇宮展出的「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覽。(圖片來源:台達電子)

    過往建築或被視為能耗設備的載體,但其實也是各類減碳策略,將會交錯發生的處所。不可諱言,某些有效但對現行體制衝擊甚大的方式,必然會遭受既得利益者強大的反彈,甚至被冠上其他令人存疑的動機。但站在世代正義大旗下,利用建築節能達成減緩氣候衝擊的影響,與大自然的直接反撲相較,反倒是最溫和的一種方式。

    因此在二十一棟綠建築之後,除了持續追求節能技術、更能運用大數據將建築能耗降低外,或許在政策誘因與法規制定上,台灣社會也應該有更多的討論,與國際社會一同,讓建築與城市成為抗暖的第一線。

Delta 21 Green Buildings
※十年來台達建造、捐贈與參與的 21 棟綠建築。

【延伸閱讀】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 活動網站
建築翻新 節能濳力高》張楊乾  低碳生活部落格
建築師的減碳任務》張楊乾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作者簡介】

張楊乾,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兩度,而這一代人又是怎麼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