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高薪承父業 慣行轉作有機農業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黃巧汶、何佩霓/苗栗縣報導】一個沒有售票口,只有月台,且每天平均進站旅客僅一百二十人左右的火車站,這裡是苗栗竹南崎頂。住民只有四千多人的社區,農村人口外流、老化現象嚴重,幾乎面臨荒廢,然而五年前,謝文崇決定棄高薪,回故鄉定居,並推廣有機農作,希望能幫助崎頂農村再生。

棄高薪返鄉 守護家園

「算是在尋找小時候的記憶,也認為父親留下來的地,不應該荒廢」,商科畢業的謝文崇,做了十幾年調查局的工作,輾轉到科技公司上班後,從到大陸設廠,到回台灣開公司;最後,他覺得年紀到了,返鄉種田比較自在,於是在五十四歲那年回到崎頂,經營父親留下的荒廢土地。為了將農田經營得更好,他還去台大科技農企業經營管理菁英班上課。

在謝文崇返鄉的那幾年,正值苗栗大埔徵收案事件時期,崎頂也被政府規劃作產業園區,引進污染性工業,使謝文崇有了種植之外的其他想法。第一個,要讓土地創造價值,才不會讓政府有理由徵收;第二個,必須要凝聚一些外部力量如學生、教授和內部農民的共識,這樣才有一致性的力量去抗爭。這成為謝文崇給自己的使命,以便和農民共同守護家園。

改作有機農 提升價值也保護土地

「希望農村有所發展,讓年輕人有一條回鄉之路,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要思考,為什麼農村會衰敗的問題,如果希望年輕人返鄉務農,或者農村能夠互耕,就必須引進有價值的經濟作物。」這也是謝文崇慣行轉作有機農業的原因。

謝文崇指出,崎頂傳統農田種西瓜產值很低,為此,他到農改場上有機農業課程,看到沙地可以種出高品質的草莓,於是嘗試在二O一O年種植,由於結果很成功,使村莊的農民成立了草莓班,開始種草莓,另外還有小番茄試種,這幾年在推廣下,崎頂農田朝精緻農業發展,已經慢慢增加產值。

謝文崇堅持有機農法不撒農藥,因此園內的番茄都可以現摘現吃。

謝文崇在路旁的溫室,種植西瓜、草莓,辦觀光採果活動。

即將種植的草莓苗。

雖然還有很多未申請有機農的農民,但大家漸漸都知道不要使用農藥、化肥,農民接受度也越來越高。謝文崇認為,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有更多的資材可以提供農民,所以種植有機作物已經是一件越來越容易的事情。

只要有心 崎頂沙地媲美黃金

「傳統上,台灣歷史背景以稻米為主,早期為確保糧食供給充足,對稻米有諸多限制跟保護,所以種稻很珍貴。隨著時代變遷,稻米過剩,我們這種沙地,除了稻米之外,蔬果也都種植得很好。」崎頂蘿蔔吃起來像水梨,風味不輸美濃白玉蘿蔔。

崎頂也是西瓜的故鄉,每年還舉辦西瓜節,而小番茄也可種出甜度高且帶有木瓜香的風味,謝文崇說,其實只要有心,崎頂沙地可以種出很多東西,堪稱為黃金田地,現在這種沙地絕對可以種出很多高品質的農作物。

溫室裡的小西瓜,再不用一個月就可以收成。

透過行銷和觀光 發展崎頂

崎頂地利人傑,通路很廣,鄰近竹南科學園區,還有竹南、頭份加起來二十萬的人口,而且附近又有一些觀光景點,像是東南亞最大的觀光啤酒廠、火車站旁的觀景台、子母隧道、村莊內的百年老古厝、四方牧場等。這也是為何謝文崇會選擇在這種草莓的其中一個原因,因為觀光採果是通路之一,讓客人除了採果外,也可以觀光一日遊。再來也會到農夫市集或有機認證的商店販售,而沒有認證的小農,則會到傳統市場,或者賣給盤商、小販,由於品質不錯,所以價格也都很好。

謝文崇積極舉辦各種體驗活動,像是「大家來手牽手採玉米做愛心」,將多餘的收益貢獻給相關慈善機構,還有透過契作模式認養西瓜的「全民種西瓜」活動,以及可呈現當地食材的「稻田的餐桌計畫」,皆可為農民創造商機,另外「打工換宿」能讓學生體驗農務,也順便了解崎頂。一位畢業於聯合大學的學生林哲甫,便打算長期跟在謝文崇身邊學習,他說:「大哥對農業要求高,且堅持有機栽種,為了吸收一些知識,下山的時候,還會去參加市集、參加講座,一個人獨自負責三分地,覺得大哥很不簡單。」

如何將產值創造價值,這是農村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謝文崇也做農產加工,例如做番茄果醬、草莓果醬、蕃茄醋等等,或者舉辦體驗活動,以提高附加價值。「我們現在希望可以朝休閒觀光農業來整合,結合附近景點,辦農村旅遊體驗行程。」謝文崇說,他希望藉此創造價值,讓更多人看見崎頂。

謝文崇太太幫忙研發的草莓果醬,以提升附加價值。

 

延伸閱讀

泰雅夫婦種有機 山羌也來農場光顧

「種田阿爸」開鐵牛車 邊開邊賣米

鄉下農夫小劍劍 用快樂種劍劍好米

單親媽走出低潮 攜女回鄉種新田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005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92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354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149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664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15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35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9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5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96
推:
0
回應:
0

棄高薪承父業 慣行轉作有機農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3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3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