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教育的目的在「盡人性」 讀竹簡文章《性自命出》及《性情論》有感(二)

文字-A A +A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

上接:

副刊:教育的目的在「盡人性」 讀竹簡文章《性自命出》及《性情論》有感(一)

https://www.peopo.org/news/291491

---------------------------------------------------------------------------

《性情論》的前七支簡,論述人在自然之道的作用下,擁有了身體自發生長的性狀。而在這個人身之內,則有“心”、“性”兩個各自獨立運作的系統。同時,這兩個系統都能和身外之“物”互相交涉,產生作用、發生功能。其中,“性”以“情”的表現方式來反應自然賦予生命求存的本質;而“心”,則能發起學習的作用,來改變“性”的表現。最終透過人群社會累積的經驗--“故”,創造出人行為規範的認知意識—-“宜”(“義”),也因此節制了“情”的表現方式。

上述這樣論述背後的觀念,是將人的一切活動都放在「自然道」作用的支配之下;反觀《性自命出》文章內的論述則不然,它強調的是與「自然道」有別的「人之道」(請看後文論述)。因此文章中所謂「道始於情」一句,對《性情論》的作者言,顯然表示人的種種作為乃是「自然作用」的一部分,但對《性自命出》的作者言,語意強調的指向,便在於「應該被加強控制的人性反應」。由此,對人際間的互動關係,前者便可能因而走向寬厚,而後者則可能走向嚴厲的法治管理。孔子身故後所以產生的眾多門派,乃至於由更古早聖哲們匯積所形成的文化本源分化所產生儒、道的分野,或許正是起源於這種極小的觀念取向差異所致吧?!

為了討論方便起見,本文以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裡的核心譯文作為主要比對藍本。該譯文核校、參考了當時許多學者的討論,並予以詳盡的說明,因此整體來說它大致反映了學術界主流的解釋看法,對關心這個議題的讀者來說,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不過譯文內針對可能缺簡所增補的文句,由於主要取材自《性自命出》一文,此處掠過抄寫,但會加以討論,以儘可能保留《性情論》的面貌。藍本譯文如下,其中紅色字體便是本文將討論的標的所在:

簡一. 凡人雖有,心亡正志。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習而後奠。喜、怒、悲、哀之氣,性也,及其現於外,則物取之。性

簡二. 自出,命自天降。道始,情生於性。始者情,終者近,知情者能出之,知義者能內之。

簡三. 好、惡,物也。、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也。凡性為主,物取之也。金石之有聲也,弗扣不鳴,

簡四. 內其性一也。其用心各異,教使然也。凡性,或動之、或逆之、或之、或礪之、或出(之、或養之、)或長之。

簡五. 凡動性者,物也。逆性者,悅也。節性者,也。礪性者,義也。出性者,藝也。

簡六. 養性者,習也。性者,也。凡現者之謂物,快於己者之謂悅,物之藝者之謂藝,有為也(者)

簡七. 之謂故。義也者,群善之也。習也者,有以習其性也。道也(者群物之     道)。

 

下面就從第一支簡開始(請看圖一),對關鍵文字的可能本義做探究。

本簡一開始,便談到人的「出生、生長」和「心意識」以及「性情」三者間是顯然可區辨,各自存有的狀態。文句「凡人雖有性」的“性”字,在《性情論》用的是“生”,而《性自命出》用的才是“性”。《性情論》另用“性”字,如本簡稍後的文句,「喜、怒、悲、哀之氣,“性”也」就標明喜、怒、悲、哀等情緒是屬於“性”的範疇。因此,在《性情論》裡“生”、“性”有別,況且,即便是《性自命出》在文章初始便強調“性”字,在第三簡中「情生於性」一句也用到“生”字,因此,不宜兩文同視,並且引用告子的『生之謂性』而簡約一談。讀者如果回顧過去一世紀以來,從地下出土的種種商、周時期的遺留器物,便可以理解當時的人已能系統性構建、運用知識,有效利用自然物質創造實用功能的工具、令人炫目的禮器和傳世千年的巨大工程建設。這些成果反射的,是先哲們對包括人自身在內,所存世界所做精密、詳盡的觀察與理解。所以“生”、“性”的區別自然不是問題,只不過現存的資料,會如何反應先哲的觀念呢?筆者以為,以象形為主要依據所形成的文字、符號,便是極佳的省察對象。

讀者從現存的甲骨契文和金文裡,可以找到“生”和“性”的對應書寫字體。

《説文解字》解釋“生”字:「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从生。」 這正是甲骨契文的書寫方式。想想也是,在遊牧、農業世代要用符號來表示生物的出生,最簡單描畫的代表物,正是春天來臨時,遇雨便遍地佈滿像是無中生有般快速從土中冒出、增長的野草。所以《性情論》此處的“生”字所要表示的,應該直指人的出生與生長。

兩篇簡文所用的“性”字寫法類近:從生,從目(眚)。這個書寫方式,在甲骨契文和金文裡便是現代解釋作“省”的字。《説文解字》解釋說:「省,視也。从眉省,从屮。」對照甲骨契文字體來看,其中「从眉省」的說法可疑。另一方面,參考漢代藉由口述編篡的典籍來看,如《尚書•洪範》的文句「王省惟歲。」以及《易•觀》的「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兩則的“省”字都解釋作「視也」則是恰當的。因為從大量的史料來看,所謂「王省惟歲」說的是:國家領導者每年要視察政務的施行成效。但讀者應該可以進一步認知的是:在「民以食為天」的觀念下,國家的生產收入是否充足,便是永遠不可忽視的施政要項;而「以省方觀民設教」則是點出:因應各地方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分別設立不同的教養、管理的制度。這可能便是“省”(簡文的“性”)字從生、從目的緣由:君主考察國家的一切作為來因應、滿足全體人民「生」的需求,國家因此得以發展、存續,最終當然是使君王族氏保有權力,永恆存在。所以“省”字字義的重點落在表示「以觀察代表一切檢視、判斷」的“目”字符號,其目的則在“生”,它在甲骨契文時代的使用便是此義。

另一方面商、周時代遺留諸多的青銅禮器,許多上面鑄刻的銘文內常用文句「既生霸」(如:伯姜鼎)或「既眚霸」(如:楊簋),來表示陰曆一個月中剛見到月亮有光輝的時候。很明顯的,當時描述同一「月變化」的自然現象,既有用“生”字,也有用“眚”字。前者似乎單純的表示:「“霸”開始生成的時候」,而後者,筆者臆測是承繼了甲骨契文時代所用「合文字」語法的遺緒,表示的是:「看見“霸”生成的時候」;或者,當時“眚”字已被延伸表示一種性狀:「月表現出“霸生”性狀的時候」。

從上所說,“性(眚)”字在兩篇簡文裡,應該可以理解為:察其有所生。也就是說,所有的生命體有一種本能:觀察並感知事、物的變化;這,當然包含對內的感知自身一切變化。就此觀之,造字先哲清楚的表達了一種理解:生命體的出生非關本身的意願,但是一旦出生,「察其所生,能生以及所以維生」便是生命體本有的功能。這也或許是創造出現代“性”字:「從心、從生」,以用來區別古代多數使用時機都是強調「對外察覺」的“省”字的原因。也就是說“性”字是以感知個體本能具有延續生命的慾望,來強調生命體具有「對內省視以求發展」的種種謀求自身開拓、發展而達到生存的能力。果真如此,我們也就能理解孟子與告子對“生”與“性”的辯論,不過是對「外統共性」和「內別個性」間所做取捨的底蘊了。

因此,“生”與“性(眚)”便有了次序性的關係,無法混淆。清楚認識這層關係,就有助於理解更後面文章所謂「宜也者」,所以用“宜”字而非 “義”字的可能想法。據此也就可以判斷,《性自命出》在文章一開始便用“性(眚)”字而非“生”字,作者關照的面向,便應該是放在人出生之後,「人性」與「人行為」間的關係。

(未完待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副刊:教育的目的在「盡人性」 讀竹簡文章《性自命出》及《性情論》有感(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68篇報導,共12,81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68篇報導

12,81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