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社區--黃槿
港口社區--黃槿
黃槿是海邊防風防潮的原生重要樹種,可提高台灣森林覆蓋率、涵養水源、加強水土保持、防止土砂流失、淨化水質,推動都市綠化,提昇生活品質。
黃槿(Hibiscus tiliaceus L.)特色:
黃槿 學名Hibiscus tiliaceus L.
科別:錦葵科。別名:粿葉樹
生性強健,栽培容易,性喜高溫多濕,可在高鹽分的砂質壤土地生長,中性至微鹼之壤土更佳,生育適溫23~32度C。
國外學者將黃槿(Hibiscus tiliaceus L.)歸為『廣義紅樹林』是海邊防風防潮的重要樹種。 栽培在斜坡上,發育也良好,可作水土保持,防止砂土流失、淨化水質,栽植綠化都市兼具減音效果,提昇生活品質,又是重要民俗植物。
黃槿(Hibiscus tiliaceus L.)樹皮灰色而有縱裂,樹皮纖維可製繩索,編織盛裝農作物、魚及果實等搬運用的網袋,捕魚網用。
嫩葉有柔毛,可炒食或煮食,口味不錯。成熟葉厚紙質,互生,有長柄 ,心形,全緣或有小鋸齒,葉寬可達3 0公分 ,葉背灰白色,掌狀脈5~7條。早年在原鄉,碩大的葉片,是過年時「炊粿」的襯底好材料,既環保又有特殊香味,所以又稱為「粿葉」。花序有柔毛,可炒食或伴蛋打麵粉炸天婦羅,口味更佳。花頂生或腋生,鐘狀,黃色,中心暗紫色,花瓣5。幾乎整年都可見零星開花,較集中於2~3月,雌蕊花塗於指甲上可作指甲油。
它是常綠大喬木,樹高可達4 -10公尺 ,樹木砍削、刨刳可製成捕魚釣繩軸(因其質輕可浮於海上,是達唔族捕魚工具用材)。釣繩軸長約為拇指與食指撐開的掌度的短棒,一端頭削成尖狀,一端則削平,中間削細以纏繞釣繩。在尖狀一端的中間鑽洞,穿上繩子,以便釣掛於室內。釣繩長約十個雙手張開的長度,釣繩的前端綁住釣線及釣鉤,到海中及可使用。也可削、刨成結網的工具,網目板與?針。
果實,蒴果闊卵形,6~7月成熟。種子腎形。
蘇澳鎮港口社區--黃槿自然步道整修可提供國民生態旅遊、自然體驗、環境教育、休閒遊憩、與景觀欣賞等機會。
黃槿(Hibiscus tiliaceus L.)育苗撫育綠化環境可達到永續資源目標。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