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年2015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是中國三無科學家屠呦呦,又看到中國對這件所引發的討論,很值得關注,也可以引以為借鏡特別是講到她的個人隱私似乎要點出她是個生活白癡,讓我瞭解,很多事情不是絕對的,要肯定自己的價值,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觀感,活出自己是最重要的。。。,也是成長學習團體中一直在強調的,不要評斷別人,也不要隨便給建議,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活出自我最重要。同時想到台灣之光的陳樹菊,一個菜販在台灣是沒有可能得到廣大的重視的,但是來自國際的褒揚,從而有了她在台灣的醒目光環!人要看重自己、包容自己、發揮自己的特質,是最重要的事情。。。
社會的共識也就是所謂的主流的答案,不是來自上天的審判,聽聽就好,不需要喪志,否則就真正成為別人的主宰。可曾聽到別人說:某某人的風評如何如何。。。,而這所謂的風評也就是主流意見,是有權有勢者:所謂的意見領袖聚在一起的嚼舌根,不知道屠呦呦的案例最後會對中國以及所有的華人世界,會有怎樣的影響,很值得觀察。
新聞中搜尋到不按照療程服藥會產生抗藥性,這讓我想起老媽鼻梁上的疑似皮膚癌,昨天還有人問我不是好了嗎?為什麼還要擦藥?當時我提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說法回應,看來中藥也是和西藥同樣,要小心抗藥性的問題。我的想法是中藥的副作用不大,如果能處理到根治,就盡量處理,否則產生抗藥性就不妙了!
----------------------------------------------------------------------
屠呦呦的成就與爭議,相伴而生。她因發現青蒿素屢得國外大獎,卻始終與大陸國內科學獎項無緣。大陸科學界的主流答案是:青蒿素的發明是中國引以為傲的成果,但由於難以確定成果歸宿,所以無法給予表彰和獎勵。
談到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成就,就要先了解「五二三項目」。這是中共當局在一九六七年五月廿三日下令研究控制瘧疾新藥物,因「五二三項目」有軍事機密,加之文革期間科研工作者不能發表科學論文,導致研究不為外人所知。
沒有文獻、沒有出版紀錄,便無從證明屠呦呦是發現青蒿素的主要貢獻者;因而屠呦呦二○一一年獲得拉斯克獎後,大陸內部即出現發現青蒿素是集體還是個人的爭議。
屠呦呦十分低調,很少接受媒體採訪。在外人眼中,她有些神秘、不食人間煙火;但朋友說,屠呦呦是個工作狂,是個對生活瑣事不靈光的「粗線條」,不太會照顧自己,也不太會做家事,買菜、買東西之類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摘自:
醫學獎/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3無」科學家 2015-10-06 03:19:36 聯合報 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
84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獎後,除了獲得不少中國人點讚之外,也觸發了中國媒體及公眾對於中國院士制度的檢討。
屠呦呦雖然因為領導研製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並屢獲國內外獎項,但她先後多次被提名參選中醫科學院院士卻一直落選。
而且由於她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因此又被稱為是「三無科學家」。
黨媒提出質問
為此,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質問《屠呦呦為什麼落選院士》。
文章指出,「像屠呦呦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而落選院士的,在我國並非個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享譽海內外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
文章同時表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中國農大原校長石元春、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雖然因涉嫌學術造假而屢遭檢舉、質疑,卻依然穩坐院士的寶座;相當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順風順水地當上了院士,風光於政、學、商諸界。」
《人民網》的這篇文章明確提出,「默默工作、不善交際、敢講真話、貢獻卓著的落選院士,涉嫌造假、擅長公關、有權有錢的卻順利當選、風光無限。兩相比照,向社會傳遞了怎樣的信號?給公眾造成了怎樣的印象?」
摘自:
屠呦呦獲獎引發對中國院士制度的反思 2015年 10月 5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0/151005_china_tu_youyou
@@@@@@@@@@@@@@@@@@@@@@@@@@@
今年八十五歲的屠呦呦,沒顯赫學經歷,是大陸人口中的「三無」研究員,即沒博士學位、沒海外留學經歷、沒中國兩院院士光環。
二○一一年九月屠呦呦獲得年度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這是該獎項六十五年以來,首次頒給中國科學家,也是中國大陸生醫界首獲的世界級大獎。這座獎歷來有諾貝爾獎風向球之稱,當時就有不少人預期屠呦呦會獲得諾貝爾獎。
屠呦呦的成就與爭議,相伴而生。她因發現青蒿素屢得國外大獎,卻始終與大陸國內科學獎項無緣。大陸科學界的主流答案是:青蒿素的發明是中國引以為傲的成果,但由於難以確定成果歸宿,所以無法給予表彰和獎勵。
談到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成就,就要先了解「五二三項目」。這是中共當局在一九六七年五月廿三日下令研究控制瘧疾新藥物,因「五二三項目」有軍事機密,加之文革期間科研工作者不能發表科學論文,導致研究不為外人所知。
沒有文獻、沒有出版紀錄,便無從證明屠呦呦是發現青蒿素的主要貢獻者;因而屠呦呦二○一一年獲得拉斯克獎後,大陸內部即出現發現青蒿素是集體還是個人的爭議。
摘自:
醫學獎/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3無」科學家
@@@@@@@@@@@@@@@@@@@@@@@@
目前,國內每年的瘧疾個案都是境外移入,大約有30例,多半來自東南亞、大洋洲或非洲,症狀輕微者給予口服青蒿素,嚴重則需以注射為主。
疾管署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曾在非洲馬拉威服務兩年,他說,目前全世界瘧疾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仍以非洲中部為主,瘧疾甚至比感冒還普遍,而且由於它可重複感染,是造成當地居民平均壽命減短的原因之一。
中斷服藥 易產生抗藥性
羅一鈞說,感染瘧疾的病患過去雖有治療藥物「奎寧」,但它易引起頭暈、耳鳴等副作用,病患常抱怨「副作用比感染瘧疾更痛苦」;後來改用青蒿素搭配其他抗瘧藥物,副作用可大幅降低。
不過,台大醫學院寄生蟲學科兼任教授蘇霩靄表示,雖然青蒿素可很快殺死瘧原蟲,但由於它的速效,很多病患並沒有按建議療程服藥,往往中斷服藥而使得瘧原蟲產生抗藥性,這是值得憂心之處。
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金傳春說,過去因研究傳染病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者不在少數,但這次是開發中國家的寄生蟲、屬冷門傳染病獲獎,令她十分訝異,顯示諾貝爾獎不是只重視進步國家,也關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顯然具重大意義。
摘自:
青蒿素抗瘧獲醫學獎 台根除瘧疾已50年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1232896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