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阮的腳健走阮的烘爐地山&烘爐地池

嵌入:
文字-A A +A

用阮的腳健走阮的烘爐地山&烘爐地池
玩中學採培本土微生物益菌
羅東社大蘭陽山川生態社
結合宜蘭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社&
壯圍國中舉辦食農教育做課前準備
2015年10月4日

壹、    活動緣起:

    羅東社區大學蘭陽山川生態社結合宜蘭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社,跨社團合作都市農耕食農教育,做中學本土微生物益菌採培與運用,落實壯圍國中舉辦食農教育做課前預備,10月4日特別安排蘭陽五岳風景優美容易健走的烘爐地山&烘爐地池,玩中學採取本土微生物, 規劃培養非常自然而成本低廉的方法來愛土地顧地球返樸歸真,讓我們一起動手做無毒農業落實友善耕作的土地與糧食安全。

貳、KKF農法簡介:(文/社造學會理事長 曾旭正 出處:2008年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分享http://www.hopemarket.com.tw/?p=11929

泰國KKF米之神基金會的負責人戴查(Daycha)先生,是一個傳奇人物。祖父為華人,從事種米販米而致富,極盛時擁有土地多達三千甲。戴先生在
年輕時曾進入寺院短期出家,是泰國人的傳統,兼有教育的功能。在出家期間,他深入思考家庭的歷史經驗,體會到祖父因農民而致富,他應該設法回饋農民。因
此,離開寺院後,他開始思考農民的處境,深覺綠色革命之後的農業發展大有問題。他開始摸索實踐之道,從個人到家庭以至農民處境的思索,他嘗試非化學農業;
從農民處境到綠色革命的錯失,他建立基金會,努力建構新的技術幫助農民。

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農村歷經四十年人力持續外流的過程,與此同時卻必須面對挾著「綠色革命」口號襲捲了全球的新品種與新技術,農民不得不
放棄已經用了數百年的「近自然農法」,而全盤改用以「農藥加化肥」為新資材的農耕方式。在這個新的農耕方式中,農藥商、化肥供銷部成為最主要的技術供應來
源,產量成為唯一的農業價值,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它也成了新的慣行農法。

如今,我們已經看到慣行農法對於土地、農民的傷害,愈來愈多人有心協助農村走出困境。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只有熱情的階段,我們需要行動,而行動需要方法;進一步更要看到,有效的方法來自準確地掌握核心問題,以及善用知識與技術。

期盼在農村地區的社區大學能夠逐漸成為可以提供農民新價值與新技術的行動單位,陪伴著願意居留於農村的新農民一起開創新農業。如何走到這一步,且讓我們共同摸索。

 

參、烘爐地山簡介:

烘爐地山,海拔1166公尺,為蘭陽五岳之一,而且擁有一等三角點的蘭陽名山。
【路程時間記錄】

烘爐地池生態待調查記錄:水深20CM,長約50M,寬10M,

渭水之丘櫻花陵園---25分鐘---土石產業道路終點---16分鐘---四岔路口---16分鐘 ---沼澤地---15分鐘---桶后岔路---5分鐘---烘爐地山(單程約80分鐘)

 

肆、活動目標:

體現黃武雄「學校在窗外」教學的真正意義,釋放社團視野、重建屬於在地的世界觀。
引導羅東社區大學蘭陽山川生態社結合宜蘭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社,跨社團合作都市農耕食農教育,做中學本土微生物益菌採培與運用,落實壯圍國中舉辦食農教育做課前預備。

影像紀錄,激發跨社團合作的鄉土情懷進而珍惜愛護鄉土。發表再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上。

伍:活動時間地點:

活動時間:2015年10月4日(星期日)

報到地點:07:00渭水之丘櫻花陵園停車場

陸:2015年10月4日(星期日)活動流程:

10月3日準備培養本土微生物菌陶甕與有機紅冰糖

活動內容:

07:00前報到櫻花陵園停車場

07:00─10:30

產業道路上烘爐地山

熱身健行

10:30─11:00

烘爐地山

行動午餐

11:00─12:00 

烘爐地山採取本土微生物

眺望蘭陽平原,龜山島,南湖大山,新北市山區。

12:00─14:00

烘爐地山回櫻花陵園停車場

 14:00
快樂賦歸分組做中學本土微生物益菌採培與運用 

14:00─16:30

規劃培養本土微生物益菌

宜蘭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社順安種源場
 

附註:

自行攜帶物品:一顆感恩快樂參與的心、自備封口袋、行動午餐、雨鞋、備份換裝衣服、毛巾、帽子、雨具。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噶瑪蘭人-風箱樹

活化社區學校永續環境微生物益菌採培與運用
微生物菌種乾式培育配方
本土土壤微生物菌種乾式培養基之主要成分(公斤)
本土微生物菌土壤 1
糖類 1
米糠 1
粗糠 1
竹葉 1
水 1
海水 0.1
(公斤) 6.1

微生物菌種濕式培育配方
本土土壤微生物菌種濕式培養基之主要成分(公斤)
本土微生物菌土壤 1
糖類 1
米糠 1
海水 1
水 20

4

加入時間: 2007.06.10

噶瑪蘭人-風箱樹

加入時間: 2007.06.10
780則報導
729則影音
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23

2019瑞岩香米播種祭獻詩獻花

2019-02-24
瀏覽:
4,927
推:
47
回應:
0
3:29

武塔民族實驗小學 校歌

2019-02-17
瀏覽:
5,112
推:
26
回應:
0
2:58

武塔民族實驗學校揭牌 校長致歡迎詞

2019-02-17
瀏覽:
3,906
推:
31
回應:
0

造窯生市永保安康

2019-01-30
瀏覽:
4,705
推:
4
回應:
1
4:26

仁山植物園生態池行動公民協力建構

2018-06-22
瀏覽:
6,829
推:
12
回應:
0
4:15

臺灣蘇澳金刀比羅神社遺址

2018-05-23
瀏覽:
5,958
推:
44
回應:
0
4:25

加留沙埔沙丘開幕式

2018-04-30
瀏覽:
5,583
推:
4
回應:
0
3:10

回憶青仔地風箱樹搶救易地復育

2018-02-15
瀏覽:
6,386
推:
19
回應:
0
3:13

哈卡巴利斯橋通車部落耆老祈禱儀式

2018-02-11
瀏覽:
6,322
推:
59
回應:
0
4:50

武塔國小玩中學臺灣黑熊窯

2018-02-10
瀏覽:
5,936
推:
62
回應:
0

用阮的腳健走阮的烘爐地山&烘爐地池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8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8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