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繼承劉俠精神-

2009/02/07 13:01
3,079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手邊一直珍藏著好幾本劉俠女士的著作,重讀《生命是一首歌》這本最近的精選集,這些熟悉的文字再次喚醒了我的記憶。他留下的不僅僅是文采,而是在沒有鍵盤打字的年代裡,用全副生命一筆一畫刻劃出來的生命篇章,每每在字裡行間帶給我勇氣。

 劉俠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幾乎壞死,她不僅行動不便,身體更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自從十二歲患病起,她幾乎從來沒有一覺到天明,每天晚上痛醒個三、四十次已經是家常便飯,一夜好眠對她來說都是種奢求,只好在夜深人靜時獨醒,忍痛聽著家人的酣睡聲。


 她獲選為十大傑出女青年的時候,好強而從不輕易掉淚的她,終於讓淚水從她兩頰滑落;她的淚不是因為欣喜,而是因為感慨。她當時腿痛正劇,她發現:「即便是這樣的榮譽亦不能減輕我一絲一毫的痛苦。」

 「如果神一切的安排都是好的,那麼請告訴我,他究竟為什麼要讓我這麼痛苦呢?」有身心障礙朋友曾經這麼問我。也有人問我,伊甸幫助這許多重度的身心障礙朋友,究竟能夠「成就」些什麼嗎?



《聖經》裡有段故事是這麼說的: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猶太人對老師的稱呼),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穌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

 

 長期忍受著劇痛,劉俠卻練就出了幽默、溫暖的性格。她說:自己生病久了,竟然病出「附加價值」。似乎成為別人的「止痛劑」、「安慰劑」。經常聽到有人對我說:「我一想到你的病,我這點小毛病算什麼!」

 劉俠和疾病奮戰的經歷、對生命不屈的意志,透過她的筆,安慰了許多身心障礙者,還有許多生命遭遇逆境的朋友們。後來她更捐出多年的稿費,成立了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奉獻她的人生下半場,用組織的力量致力為弱勢族群謀福利,為那些不公不義的社會歧視,坐著輪椅走上街頭,一切做為就是要讓他們這些人被社會了解、肯定、接納,活得尊嚴而喜樂。

 劉俠用一生證明了些什麼呢?她證明了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肯好好活,就能活得很好。她身體力行證明給自己看,給父親看,給社會看,也給千千萬萬不知為什麼活、不知活著幹什麼的身心障礙的孩子看。

 這才直正看到《聖經》上說的,神是要在軟弱的人顯出他的作為來,因為,神讓世人看見一個人即便在百般磨難、病體支離中,仍然能活出生命的精華。

 跟著伊甸一路走來,我們都老了二十六歲,劉俠與伊甸的努力,所祈求的環境,現在又有了什麼改變了呢?

 台灣在2007年7月公佈了《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這是參考聯合國公佈《身心障礙著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 with Disalilities)所製定。過去的法律把身心障礙者視為「醫療對象」,採用施捨式的補助。而在新法的精神裡,認為身心障礙者才是權利的主體,從人權的觀點,國家應積極消除各種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的社會結構障礙,預防環境不良,並建設無障礙環境。簡單說,過去的觀念視身心障礙者是他個人「有問題」,所以是需要幫助的特殊對象。新的法律精神則有大躍進,認為設計良好的大環境,讓每一位國民都能公平地參與社會,是政府與社會責無旁貸的責任。

 然而這絕不是終點,台灣的社會福利雖然逐步改善,但我們也一再發現,為因應國際身心障礙人權議題的發展,高齡化社會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新風潮等等的環境變化,我們也只是再次處於開始的位置。

 因此,伊甸將擺脫傳統弱勢、悲情的社福團體形象,未來將透過開放性的公益平台,提供「政府創新服務方案」、「國內外地方型非營利組織」、「企業推動社會責任」的專業諮詢服務,以期能營造有愛無礙的政策環境,成為一個全新的「公益平台」

 我們要把「慈善事業」轉型為「服務產業」。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產官學投入龐大經費,然硬體制度看似完備,但在專業照顧人力,服務端整合的軟體面卻顯不足。伊甸長期以業服務為本業,如早療團隊、成人職業重建、老人養護、新移民輔導等,未來伊甸將透過在地網絡,充實照護人力,持續提供弱勢族群全人關懷的照顧服務。

 另外,伊甸也將把福利服務區域化,透過與其他團體的結盟,將社會福利服務與資源,導入全台20個縣市偏遠弱勢地區,並投入國際人道救援。

 願我們繼承劉俠的精神,幫助更多遭遇生命逆境的人,讓那些遇到人生意外的人,都能有一個意外的精彩人生,就像我們永遠懷念的劉俠劉姊一樣。

 有一天痛苦會過去,眼淚也會過去,一切的不幸都將隨時光消逝。可是在我們生命中,一定有些永恆的東西可以留下,只要我們肯,我們總能留下一些什麼的吧?

 分享給所有生命遭遇難題的朋友們。

 

 

文/黃琢嵩(伊甸基金會執行長)

本文為劉俠著作《生命是一首歌》一書序

 

 

相關文章: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劉俠女士逝世五週年追思(2008) 再見吧老姐!謝謝?老耶穌!(2007) 「榮耀與希望」紀念劉俠感恩會影片(2007) 劉俠女士紀念感恩會照片25張(200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