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獨有的東南亞好滋味
【記者 蔡晴猗、葉瑋玟/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中區火車站旁的第一廣場,近年來聚集了許多富有東南亞特色的小吃店。這當中包含了來自越南、印尼還有菲律賓等不同國家的店家,充滿著東南亞風味的香氣。每逢週末更是吸引了大批來自全台各地的人潮。來到第一廣場,可說是不需要花機票錢也能用味蕾遊歷東南亞一圈。
越南style的手做飲料
掛著鮮豔蘋果綠的布條,在成功路和繼光街的交叉路口,有著這麼一家來自越南的手做飲料店。在台灣紮根了十多年的阮鳳,於兩個月前開始經營這家飲料店。店的面積雖小,販售的飲料卻多達20種,且每樣都由老闆娘用新鮮的蔬果親手調製。
當中的一款特色飲料是鳳梅汁。用老闆娘在家鄉的母親親手熬製的鳳梨和梅子果醬為基地,混入熱水攪拌,再加入冰塊和水,最後配上一大勺的花生。微酸微甜的滋味搭配爽口的花生,花生的口感就好比台灣飲料店常見的珍珠一樣。鳳梅汁的喝法能分成兩個階段,「先用湯匙吃花生還有喝梅子水,喝完了一半之後再加入白開水,用蓋子蓋起來,插入吸管,再接著喝」。
除此之外,另一款更特別的,莫過於名為積雪草的這一個飲料。老闆娘將先前準備好的積雪草擠壓成汁,加入水、椰汁和牛奶,配合調配好的比例混搭,最後再加入冰塊,老闆娘說這是最適合夏天的飲料。在越南話裡稱為「NƯỚC RAU MÁ」的扇形狀小草,是越南非常普遍的一種植物。它具有清涼解熱的功效,與台灣道地的青草茶相似。
老闆娘說,她所製作積雪草飲料,調配比例上是她針對台灣人的口味來進行調整。因為沒嘗試過的人,通常會覺得它在味道上偏澀,青草味也比較強烈,在味道上會比較難接受。除了能打成汁,這在越南的田邊常見又容易種植的植物,也能夠加入料理內生吃。甚至是與湯一同熬煮,這在越南也是非常道地的烹煮手法之一。
於在地結合的台式炸香蕉
酥脆的外皮裹著口感綿密的香蕉內陷,這是位於綠川西街上「馬祖蔥油餅」小吃攤銷量第一的點心——炸香蕉。先將香蕉剖半壓成泥狀,裹上一層特製的麵糊,然後再放入油裡油炸,老闆黃九哲說這是他們家炸香蕉的基本做法。但炸一次的香蕉會因內陷流出的水分而使得賣相顏色偏黑,所以老闆會堅持要再裹過一次的麵糊,炸第二遍。
小吃攤上最初只販售台灣的傳統點心,如「雙胞胎」及芝麻球等。但因生意不佳,所以老闆和他的越南籍妻子討論之後,決定嘗試製作炸香蕉作為新的產品。秉著製作傳統點心的手法,幾次實驗之後成功研發出自己獨有的一套製作方式。新品的上市為小吃攤的生意帶來了生機,老闆表示因為第一廣場的主要客群多為外籍人士,所以非常成功。「這裡有越南的、印尼的,他們都很喜歡吃這個。這個是賣的最好的一個。」
炸香蕉的口味重點在於麵糊的調配。不同的國家地區,會依據各地不同的口味加入不同的配方。老闆笑說,我們用的是特製配方的麵糊!除了口味上的不同,與炸香蕉一同搭配的沾醬也會因不同的地方,而有不一樣的搭配方式。例如馬來西亞的柔佛州,炸香蕉通常會與一種由黑醬油、蒜蓉、指天椒、糖及花生碎製作而成的醬料—— sambal kicap,一同搭配來吃。
飲食文化的融合
東南亞的注入為第一廣場帶來了更加多元的文化。食物看似簡單,卻是讓這塊沒落的區域變得更有生氣的原因之一。而在國際化如此被重視的這個時期,飲食文化上的交流,似乎成了台灣於國際化接軌的一個最佳方法。也許這些食物在東南亞是在平凡不過的存在,然而當它們來到了台灣,它可以成為另一個獨樹一幟的味道及文化結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