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記者會
「媒體素養基本知能預計一百學年度成為正式教科書內容。您知道了嗎?」
由教育部主辦,世新大學承辦的「國中小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記者會」,於十一月二十日在國立台北市教育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此活動的主旨是希望媒體素養觀念能從小扎根。
出席活動的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表示, 教育部在今年度公布的課綱微調,將納入媒體識讀的議題,且將在一百學年度落實。有鑑於媒體資訊傳遞快速,影響閱聽眾的能力巨大, 所以必須要培養民眾對媒體訊息有批判及識讀的能力,尤其是針對平時即大量接收媒體資訊的學生。但要落實此想法並非一朝一夕能達成,因此, 在不同的求學階段應該要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以中小學來講,應該要先對「媒體」有一定的瞭解,比如至少能區分甚麼是新聞和廣告等。 而今年教育部培育媒體素養種子老師的專案,目的就是希望將媒體識讀能力先落實到老師身上,之後再教導學生。
專 案計畫的主持人─世新大學教授成露茜認為,媒體識讀的訓練應包含下列三項:「態度、能力、行動」。「態度」 指的是閱聽人不應該全盤接收媒體的所有訊息,針對內容應該要有勇於批判的精神。「能力」部分,必須要培養辨識與解讀媒體訊息的能力。最後,「行動」 部分是指閱聽人在學習批判能力後,不能僅口頭抱怨媒體內容劣質,應要採取實際行動。
在 記者會過程中,有一個播放「北小之聲」影片的活動,此片是由國北教大附小學生團隊共同製作, 內容是採訪漸凍人林月姑,身染重病但選擇以勇敢的心態面對的過程。活動請來主播劉蕙苓與何戎來擔任講評工作。劉蕙苓表示, 以小學六年級的程度來看,這段由學生以兩小時剪輯而成的作品,很有實力也蠻精采的。而從小朋友的鏡頭與攝影角度下來看, 能發現他們看待生命的態度很積極。但她也提到,片中學生將林月姑去看神經科講成精神科,是應該要主動去查明清楚。
另 一位講評者何戎則說,這些小朋友製作新聞的技巧無法與業界記者相比, 但學生的動機很單純,也充滿關懷。何戎也提到,許多記者在業界待了很長時間,在醜事看多的情況下, 反而失去了當初跑線的熱忱,報導的面向也失去了溫暖。他認為在製作新聞的技巧方面,可以到實務界學習, 但在學校裡應該要培養身為新聞人應有的基本專業道德素養,以及保持對新聞的敏感度。所以,像這樣從小累積的媒體素養很重要。
最後,呂木琳希望各縣市國民中小學都能積極響應與配合,以達到媒體素養的推廣與深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