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香年、馬來貘
台灣四面環海,山明水秀,夙有「福爾摩沙」之美譽。海岸線長達1,139公里,不同的海岸岩層受到海水長期的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形成了各種海蝕和海積地形,也提供了多樣化的環境,讓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的海岸生物生長其中。
這樣的美麗島嶼,卻因為經濟發展犧牲了海岸線的生態。根據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平均每人只分到8公分的海岸線,平均每6公里就有一個港口,尤其是西岸,已經變成一道「新萬里長城」,從北到南幾乎全被海堤及河堤圍堵破壞;另外,各地的沙岸遍布養殖場和魚塭,違法超量抽取地下水,以至於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加上濱海工業區開發、港灣建設、道路拓寬及沿海養殖等工程建設,更使台灣近岸沿海的生物資源大不如從前,漁獲量大約只剩下以往的十分之一。
其中單單核四重件碼頭興建工程,影響東北角鹽寮灣海岸和海域生態環境甚鉅,造成海岸線逐年退縮,據觀光局調查資料顯示,鹽寮灣4公里的黃金海岸已經退縮5公尺,福隆海水浴場之外灘已經完全消失。
隨著海岸線的不斷前進,在人與自然的交界,經常上演經濟開發與生態保育的戰爭,以下初步整理荒野過去面臨到的溼地危機:
1.大規模填海造地計畫:
溼地,有「地球之腎?之稱,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鏈條,不但提供招潮蟹、彈塗魚、水鳥等動物棲息,還能調節洪水、過濾化學和有機廢物,淨化水質。而都市建設填海造陸,佔用溼地,使溼地幾乎失去了過濾和緩衝有毒物質的作用。彰濱工業區約3千4百公頃,離島工業區含水域達1萬5千公頃,爭議中的濱南工業區約2、3千公頃,曾經規劃的彰濱遊樂區和香山海埔地等,面積都至少在1千公頃以上。這些區域的共同特點皆為泥質沙灘富含有機質,一旦填海造地,除了加速海岸侵蝕與沙洲消失,更將破壞食物鏈關係,使鳥類、蝦蟹等動物賴以維生的食物消失,此動植物棲息地所提供的隱藏、覓食、繁殖等功能隨之喪失。
以香山溼地來說,這裡是台灣西北海岸面積最大的一塊潮間帶灘地,物種生態十分豐富,也是台灣沿海招潮蟹族群最繁盛的泥灘地,而客雅溪口與香山溼地緊密相鄰,屬於同一棲地類型,同樣具有高度之自然保育價值,民國90年,新竹市政府計畫在此興建污水處理廠,因為此開發案涉及濱海溼地生態系的土地使用,直接涉及荒野宗旨目標,遂展開搶救行動。荒野認為,土地利用應盡可能以資源保育、海岸遊憩為主,客雅溪出海口、南港溼地等自然資源地區,應以公園或綠地開放空間方式加以維護,設置自然生態公園,並限制鄰近地區的開發,降低對生態環境衝擊的影響,最終應以成立國家級生態公園為目標。
位於台中的高美溼地也同樣面臨開發與保育的問題,海渡電廠與規劃不當的海堤都差點毀了這個美麗的溼地。在海渡電廠被解約之後,中央政府又默默地在高美溼地上興設一道海堤,其量體規模超過舊堤防的一倍。長期關心高美溼地的蔡紹斌表示:「面對這樣龐大的公共工程建設在高美溼地這一片全國已知最大的雲林莞草族群上,嚴重影響到高美溼地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生產者的生態環境,這樣缺乏生態工法理念的工程設計與做法,實在讓人無法苟同」;相對於地方生態保育工作的推動,及政府口口聲聲重視生態保育工作的宣示,再比對政府在生態敏感地區的許多工程作為,不免令人感到相當的失望與無力。
2.水質問題:
除了面臨開發的危機,溼地常因區域內水路系統堵塞、淡水浥注不足、水質漸趨污染和棲地面積減少等問題,導致鳥類資源和溼地環境愈形惡化。包括近年來吸引大批候鳥和水鳥聚集,生態資源相當豐富的鰲鼓溼地也面臨淡水浥注不足的問題,荒野嘉義分會定點解說員陳信煜表示,鰲鼓溼地內涵括沙洲地、廢耕地、漁塭和木麻黃林,因地形多變,提供豐富的有機質,孕育多樣而複雜的食物鏈。目前除了水路系統阻塞之外,氣候的變化也是原因之一,由於近年來氣候變化不穩定,雨量不足時,相對的溪水注入就會不足。水質污染則以家庭排放的廢水為主要污染源,不過現在政府對溪流的整治有作許多的努力,因此污染程度還在控制範圍之內。
水質優養化同樣也是目前香山溼地所面臨的一大問題。荒野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許天麟表示,許多家庭廢水沒有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就直接排入客雅溪,造成位在客雅溪口的香山溼地出現水質優養化的問題。為了維護香山溼地的生態環境,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許天麟說:「荒野在假日時都會定期舉辦宣導活動,讓更多民眾一同認識香山溼地,也一同保護溼地的環境。此外,也跟新竹市政府的保育課保持聯繫,一同為保育香山溼地盡一份心力。?
3.遊客人潮壓力:
沿著台十七線前進,隨意挑一條小路前往海邊,都可以看到包括海岸沼澤、泥質灘地及紅樹林沼澤等沿海溼地景觀。只要走到溼地,就能看到百鳥爭鳴的盛況,而溼地的生態多樣,除了賞鳥,在泥沙間急速竄動的螃蟹,是大人小孩都喜愛的另一個主角。即使對生態觀察不是很有心得,也值得去走走,無論是觀賞夕陽,輕鬆散步,都可以享受輕風拂面的休閒樂趣。
但是,大量湧入的觀光客卻會對溼地生態造成很大的環境壓力,包括漫無節制的抓螃蟹、撿螺仔、撿貝殼,許天麟表示,不少無知遊客抓螃蟹的動作,已經使岸邊的螃蟹減少很多,而撿拾貝纇或螺纇回家當紀念,都會影響到整體生態環境的平衡,就連走路也會影響到土壤結構跟植物的生長。這些小細節對於匆匆來去的遊客,當然看不出其中悄悄發生的變化。
當失去了優柔弧線的海灣,放眼望去盡是消波塊與海堤,唯一擁有豐富生命力的沿岸溼地,是接近自然最後的一扇窗口。為了維持野生動物棲地的多樣化,我們保護急速消失的溼地,保護近海漁業、野生動物資源,希望重建400年前福爾摩沙的景致,使資源得以永續利用;透過教育解說,讓民眾了解,維護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是刻不容緩的事,並期待將來不再用最粗糙的方式來防堵海洋,不再看待為海洋為入侵者,繼續傷害台灣沿岸海域與海岸生態環境。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49期)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