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的名號與實義

文字-A A +A

◎羅盤針

 

  每逢三月,臺大校園展開一場串聯各單位的大型活動:杜鵑花節。以春日盛開的杜鵑花為名,歡迎高中生、家長及其他校外人士參觀臺大藉此招生,同時於校園內舉辦博覽會、表演、展覽、導覽、講座及工作坊等共超過40多項活動,分別由各處室、中心、博物館群、圖書館、社團以及學系負責,校內餐飲業者則提供優惠響應。期間內除了連續推出五年的校友專屬活動;其他活動則多不限對象參與。臺大長期被外界視為佔有豐厚資源,因此除了吸引學生,杜鵑花節五花八門的行程頗有臺大向民眾展示並分享辦學成果來回饋社會的意味。

  今年活動副題為「漫步花城,迎向璀璨」,相較後句如前幾年主打臺大「頂尖、夢幻」,前句似乎示意觀者輕鬆欣賞校園中如百花盛開的自然或人文景象。不過要在一片目不暇給前選擇的花城訪客未必悠哉,而籌備方往往更是忙碌,甚至焦頭爛額。

  就大學生而言,不少人投入以招生及介紹學術為目的、常被視為重頭戲的學系博覽會。教務處和全校各學系是博覽會對外的主辦單位,而實際上教務處撥發三萬元預算、註冊組安排場地,各學系由學生主導攤位上的活動設計及執行,講解學系為核心項目;系辦則處理報帳等程序,一般不干涉攤位規劃。

  此活動不稱「說明會」而是「博覽會」,多少顯示其展演的性質。吉見俊哉曾提出19世紀興起的博覽會型態具有宣揚產業和政治上凝聚認同之雙重目的;呂紹理則歸納其包含「進步」、「競爭」兩種精神。若將產業、政府分別對應學系博覽中的學系、校方,似乎也有相仿的情形。不過在前述學生掌握活動關鍵環節的狀況下,策展者與被展者有相當程度的重疊;而學校沒有具體促進臺大認同的手法,也並未刻意突顯攤位間的差距,僅是旁觀。但即使不由校方控制如何展示,學系在學系博覽的場合終究是被二手地詮釋,而詮釋者除了就讀該學系的學生,有時還包含攤位對彼此的描述。學系博覽透過數個攤位眾聲喧嘩所呈現的,尤其是各學系的宣傳講解,很大一部分仍不脫「進步」、「競爭」心態。

  在整體表象底下,回歸實際執行層面,各學系籌備學系博覽時亦有不同的條件、困境及考量,以致攤位多元的操作型態。學生也遭遇共同的問題,例如杜鵑花節活動雖為期一整月,學系博覽作為主軸,其他活動往往也安排在同一天,雖方便管理部門與遠道而來的觀者,但也造成學系於人力資源的憂慮,尤其社團博覽會暨社團評鑑使得一些學生得在學系與社團間抉擇,甚至兩頭燒;另外,校方事前和身為博覽會場一線人員的學生缺乏清楚溝通、事後的檢討會議也並未納進學生意見,提供的支援相當有限——然而,學系博覽本身是校方推行,而非如之夜由學生自主發起,目前的名實關係或許代表了活動尚存可改善之處。本報040刊曾經報導杜鵑花節,三年後,杜鵑花節邁入第18個年頭,意識報也出至080刊。過去報導對博覽會諸多怪現象的質疑至今似乎並未改變太多,然而,不只學系博覽本身的問題,各系學生實際面臨的困境,往往也遭忽視。

  同樣具學系博覽性質的交大竹夢季、政大包種茶節今年都傳出校方因節省開支打算停辦;雖然臺大教務處註冊組表示目前應不致停辦杜鵑花節,不過究竟學系博覽會應該辦成什麼樣子、具有什麼意義,值得校方與各學系、學生以及觀者一同思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3.03.04

台大意識報

加入時間: 2013.03.04
10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百花群綻各有方:學系博覽的大學生身影

2015-06-20
瀏覽:
2,557
推:
1
回應:
0

校園意語:「看不見」的美麗與哀愁

2015-06-20
瀏覽:
3,245
推:
33
回應:
0

廚餘油大鬧新大樓 責任歸屬各自表述

2015-06-20
瀏覽:
2,770
推:
1
回應:
0

意識焦點 - 2015年5月校園新聞整理

2015-06-19
瀏覽:
2,123
推:
0
回應:
0

攻防與結盟 ──從市場觀點看學系博覽會

2015-06-19
瀏覽:
1,997
推:
0
回應:
0

我真的能決定我自己的身體嗎?

2015-06-19
瀏覽:
2,293
推:
0
回應:
0

無法收費的學生自治組織——各學院院學生會

2015-06-19
瀏覽:
2,262
推:
0
回應:
0

「誰」要交系學會費?

2015-06-19
瀏覽:
2,620
推:
0
回應:
0

再談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的名號與實義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