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的E-mail信箱比平日的收信量多了20來封,這其中有許多是討論內湖地區翠湖觀察定點將被「不當建設」所引起的保護行動。
起緣於某些汐湖定點的解說員發現,然後從震驚、憂心到化為行動,一個人接著一個人地投入,一個社區接一個社區的發起聯署,一個學校接著一個學校地遊說,解說員們發揮了一貫地動員能力,汐湖組常說他們是「幸福」組,的確,為了愛、為了理想,大伙彼此相挺,共同努力,這種伙伴情誼在心中流動,真是人間的幸福啊!
汐湖組有炫蜂團,小蜂分佈於內湖地區的各個小學,因此,在環境守護上有小蜂的幫忙,是最純正且最有力的能量來源(讓小孩子發聲,也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行動綱領的世代正義原則)。
在日本綠色生活地圖國際展時,舉行孩子繪製的社區綠色地圖展,在會場中標舉出的話就是──若要世界更好,第一步便是使得孩子的眼睛看護、關懷環境周遭的一切。基於此,荒野不管在炫蜂團的擴展、短期兒童營的舉辦,還有荒野青年團的成長,都是我們必須投入更多心力、更加努力去發展的群體。
針對汐湖這個正在進行中的守護行動,有以下幾點隨想:
隨想一:不怕官,只怕管
自然環境的破壞,往往來自許多不同的因素。有些大的建設必須從大的政策面遊說,相反的,有些地方上的建設,甚至談不上建設,只是層級很低的行政措施(比如除草、蓋路燈、小溪流的水泥化等),這些地方事務卻會給自然環境帶來很大影響。
俗話說,不怕官,只怕管。不在所屬權責,不在直接管轄的範圍,就算找來再大的官也沒有用處。更極端甚至好笑的說,一個步道生態的毀滅,往往只是臨時聘雇的除草工人或清潔工人的一念之間。若沒有找到對的人去遊說,就算你見到縣長、見到部長,他們願意幫忙也沒用。
這種地方自治、各據山頭的現象,我們早就體會到,這也就是為什麼荒野要發展地方組織,從分會到聯絡處,從定點一個一個地串連與守護,從大人的組織到孩子的團體,而且必須是長期地、常態性的組織,才能長期的守護這片土地。當然,為了發展與維繫這些組織所洐生的行政事務相當多,因此,對於義工幹部及專職伙伴來說非常累,但是沒有辦法,議題是一時的,但是守護的眼必須是長期的。
隨想二:因為愛的緣故
台北第12期解說員訓練結訓時,汐湖組大葉柯曾詢問解說員帶領民眾體驗自然石,是否促成那個地方的自然環境間接被破壞,當時,我曾寫了一篇「因為愛的緣故」回應,我想,每個解說員之所以願意擔任解說義工,必定是基於對環境的愛,我相信這種愛的因素是守護環境最重要的力量。
挖子尾如此,富陽公園如此,五股溼地也是如此。荒野解說定點的伙伴在全國各地長期進行觀察與調查,當然更是肩負守護的使命。
隨想三:誰是荒野?
每當伙伴發現周遭環境被破壞,想搶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荒野秘書處。
沒錯,必須知會秘書處,透過秘書處專職伙伴,協助聯絡資深的荒野伙伴或提供較專業、較周全的行動方案。但是,秘書處只有少數幾位,每天例行性事務以及處理全國乃至國際事務等各種專案,早就分身乏術,我們不可能要他們變成超人。因此,每個荒野人就是那第一線行動的人,荒野不是別人,荒野就是每個願意行動的你我。
記得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他們荒野,你們荒野,我們荒野」,請大家記得,荒野保護協會是誰?是我們,是每個願意行動的你我。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45期)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